剧情调整

今天在码字的时候,不由回翻本书开头这十万字。

        果然不如人意。

        许多我想表达的东西,压根没表达好。

        不由回想这近一年来的写作经历,尤其是之前两次惨痛的太监。。。

        到底是怎么了?

        明明用心去设定了,有时一写设定底稿都能上万。

        明明也用心去写人物了,每一个都详细思考。

        明明也去写大纲了,怎么后来都崩掉。

        ……

        终于在这一刻,我福至心灵,宛若缪斯女神附体一般,想到了那个让我屡次失败的答案。

        我太心急了!

        我太想把脑海里的故事写出来,却忘了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铺垫。

        只有将世界观展开,让读者们建立足够的心理预期,对各个人物有所了解,才可以将这些冲突最厉害,人物聚集起来的部分写的精彩。

        好像起房子的时候,必须先建一个结实的地基。

        而我之所以总犯这个错误,是因为我不明白作者与读者的区别。

        作为作者,我知道故事的详细背景,知道世界的势力构成,知道各个人物武力、性格,我也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所以,我下笔写故事时,能陷入自我陶醉。

        但阅读这些书的别人却对这些一无所知啊!

        好像玩梗。

        懂得梗内容的人,看到小说里、动漫中、电影上出现这些梗,可以嗨的不行。

        但如果对这些梗一无所知,那只能一脸懵,完全不知别人在笑什么。

        这种现象,严谨一点说叫信息缺损。

        写书的过程,就像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

        作为作者,我是信息的发射端,也就是信源,负责将我脑海里的故事,整合发射出来。作为读者,大家是信息的接受端,即信宿。

        而我写的书则是信息的传输媒介——信道,好比电脑的光缆。

        之所以写不好,每次写完再读时,却总发觉不对味,有什么东西没交代,就是我从作者转化读者,体验到的信息缺损。

        可怜,我写了这么久,居然才发现这一点。。

        亏我之前还以为是套路问题,努力研究各种大纲细纲。

        我好恨!!

        刚想到这个后,我就联系编辑,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编辑也同意我的说法。

        所以在这边,我要对剧情做一些调整。

        幸好才十万字,似乎还为时未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