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如何付款

第(1/2)页

乌苏娜这一整,反倒把朱由检整不会了。

        一脸懵逼的眨眨眼,手上用力捏了一把,有些东西得到之后反倒就没意思了。

        朱由检回过神,靠近乌苏娜,右手依旧放在她屁股上,深吸一口气:“多谢款待,刚才你都说什么了?”

        乌苏娜像是感觉不到放在自己屁股上的手,依旧面无表情道:“陛下,我再说一遍。”

        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朱由检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想用在东印度群岛的利益支付购买铁甲舰的价钱,这样也好,起码他们付款快。

        按他要求的五年结清,每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要向大明支付240万两银子。

        其中,东印度群岛的西班牙人每年可以向大明提供价值90万两的木材、棕油、剑麻、金鸡纳霜(奎宁)、山稻,以及各类未经冶炼的铜、铁、锌等矿石。

        西、葡两国还可以抽调部分财政,具体数字暂不得而知,但肯定不足以补足剩下的空缺。

        不足的部分,朱由检要求以技术填补,比如:准许大明工匠参观葡萄牙人在濠镜澳的卜加劳铸炮厂,炮厂的所有技术必须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明工匠。

        仅这一项,就可顶50万两。

        再比如纺织业,西、葡两国向明朝派遣一些有经验的纺织工人带着欧洲的纺织工具过来,明朝以每人每月3两银子的价钱雇佣她们。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朱由检不得不承认,欧洲人在一些方面已经超过大明。

        就拿乌苏娜衬衫胸口的蕾丝来说,大明就没有一间裁缝铺短时间能做出来。

        至于乌苏娜提出一些用历史文物、哲学理论支付的提议,则被他拒绝了。

        希腊的哲学,艺术,民主制,神话和语言文字,罗马的法律,政治制度,道路体系和建筑,天主教体系及艺术。

        虽然都称得上与众不同,但大明要这些玩意有什么用?

        除了让西、葡两国在经济、工艺上偿还债务外,朱由检主动提出要求西班牙人在东印度群岛,确切的说,是在整个大洋洲抓捕黑人,训练成奴隶出售给大明。

        他们抓多少,大明要多少。

        听到这个要求,乌苏娜的话就多了:“陛下,按照我们在阿非利加洲(非洲)进行的黑奴贸易来算,我们捕捉一个黑人大概需要50枚皮斯托尔银币,也就是相当于明国的50两银子。

        您真能保证,无论我们抓多少,您就要多少?”

        “50两银子一个,乌苏娜小姐真会开玩笑。”

        朱由检咧起嘴角,摸她屁股的手都不动了。

        随着17世纪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这种背景下,黑奴贸易的盛行是必然的。

        虽然后世经常有人说,黑奴贸易中的血与泪,但对朱由检来说,只要这些黑鬼卑贱的生命能让大明发展更快,那黑奴贸易就是好的。

        纵观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624年处于第一个时期的末尾。

        黑奴贸易的暴利已经让欧洲的奴隶商人为之疯狂,除了波兰、沙俄等少数没有好的出海口的国家之外,其他有能力的国家都参与到三角贸易里了。

        因为物流不发达,这个时期的黑奴贸易只是暴利,数量并不大。

        17世纪早期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