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巧妇难为

第(1/2)页

自古至今,其实有不少优秀的大夫都在致力于麻醉这件事情。

        为了帮助患者抵御疼痛,顺利实施手术,他们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有史料记载,在华佗之前,战国时期的扁鹊就已经用一种“毒酒”成功将病人放倒,并做完了第一场手术。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一本《五十二病方》,上面记录的麻醉药,就是一种加了乌头的酒。

        晋皇甫的《针灸甲乙经》里还有关于针灸止痛的记载。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介绍过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但这些都只是萌芽状态,不论是麻醉的时效性还是安全性,均与现代麻醉药物无法相比。

        至于用冰把肢体冻的失去知觉,或者用带子勒紧肢体让肢体变的麻木,这些旁门左道,并不能算在麻醉之列。

        “听明白了吗?”季妧把要点挑捡着说完,询问辛子期。

        辛子期略显迟疑。

        “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我理解的是,有一种药,可以让病人的局部或者是全身都失去知觉,从而帮助病人无痛、舒适且安全的度过手术期……是这个意思吗?”

        季妧点头。短时间内能理解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既然你专擅此道,那——”辛子期寡淡的脸上光彩乍放,“你是不是有这种药?”

        “这个……”季妧尴尬了。

        该怎么告诉他,临床麻醉,需要的不仅是麻醉药。

        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方法和技术,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些都只是基本功。

        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借助复杂精良的麻醉设备,来进行周密的监测治疗。

        比如,当病人处于麻醉状态时,利用血压计、心电图、呼吸器、监测仪等,密切监视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甚至是脑电波的起伏变化。

        这些生命体征,有助于帮助麻醉医生确定麻醉的深度,从而再借助麻醉机,及时有效的采取下一步措施。

        而且临床麻醉并不都是把病人放倒,它还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之分。

        其下,又有不同细分。

        据此,麻醉药既包括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还包括麻醉相关的镇痛药和肌松药等等。

        这些药品的使用方式也不只是口服或外敷那么简单,还要根据手术的类型、病人的年龄和体质等,选择是进行液体的静脉麻醉,还是气体的吸入式麻醉。

        季妧现在除了空有一身理论,既没有仪器也没有药物,就像个没有米的巧妇,除了干瞪眼,能做的实在有限。

        “这么说,你师傅没有把这种药的制法教给你?”

        季妧摇了摇头。

        辛子期才刚飘到云端的心,眨眼间就重重跌落下来。

        个中滋味,实在难以言表。

        可季妧也确实爱莫能助。

        她的专业属于临床学,不是药剂学。

        虽然后来因为兴趣,自修过中药学,也知道蟾酥、洋金花、薄荷脑、细辛、川乌、草乌这些中药都具有麻醉作用。

        但可惜的是,中药麻醉这块,她紧紧是了解,并没有侧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