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么得感情的白子画

第(1/2)页

  单春秋看着那道恐怖的龙卷,暗暗咽了口唾沫,他知道知秋一叶此言不虚,这般威势,恐怕他顷刻之间就要化为齑粉。

  那龙卷持续了不到三息,便逐渐消失无踪,两息之后,一道遁光自后山射来,落在广场,现出尹仲的身形。

  平日尹仲要求弟子们无须那么多繁文缛节,见到他拱手即可,无须行大礼。

  但此刻当着外人的面,他们的仪节自然不能缺了,否则岂不是教外人笑话他们蜀山弟子不懂礼数?

  当下除了知秋一叶几人,与清风清扬这两个同为长老的人只是抱拳躬身行礼外,其他蜀山弟子纷纷单膝跪地,抱拳道:“参见太上长老。”

  尹仲摆摆手,道:“无须多礼,起来吧!”

  “谢太上长老。”

  知秋一叶这才迎上去,道:“尹长老,方才是?”

  尹仲道:“是他,他企图盗取清虚师兄的遗体。”

  黄蓉追问道:“那他……”

  尹仲轻叹一声,道:“我没杀他,他身受重伤,退走了,他不是什么恶人,只是……唉。”

  关于东华上仙的事,尹仲自然已经听黄蓉他们说过,知道他是因愧疚误杀上一代异朽君,即东方彧卿之父,故而自愿受东方彧卿驱策。

  说起来,此人倒是比白子画更有担当,值得人钦佩。

  他本是长留之首,若非因异朽君之事,自行离开长留,长留掌门之位未必能传到白子画手中。

  对于误杀异朽君之事,白子画只有一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丝毫不理会事出有因,更是对“情有可原”四字嗤之以鼻。

  而东华却对自己立誓,在未分清对与错之前绝不回长留。

  白子画是个么得感情的人,且执念深重。

  他自许了无执念,还无数次的劝他人放下执念,可事实上,他自己的执念才是最深的,深到他明知是执念,也自甘执迷不悟。

  白子画的执念是不负长留,不负六界,不负苍生,以自己一身法力,守护长留与天下苍生,这岂止是执念,这几乎已经是“大宏愿”。

  白子画十分自信,自信到自负,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对的,他自有一套独属于他自己的逻辑,他始终按着自己划定的规则行事,不顾旁人眼光。

  其中“绝情”就是他认为最为正确,最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他确实做到了。

  孤身独居绝情殿,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任落花流水风情万种,任雪月银光撩人情思,他也心如古井,不起涟漪。

  这份绝情,令紫熏上仙肝肠寸断,遍体鳞伤,也让花千骨受尽苦难与折磨。

  他语重心长的教诲花千骨,修仙最忌七情六欲,多少人都是为情所困而无法提升道行,为修得真我必须要做到没有执念,没有牵绊,没有爱恨。

  骨子里的清冷,眉宇间的淡漠,周身散发着的寒冰灵气,都教人不敢接近。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所谓爱与恨,只有应该和不应该。

  也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杀死了被人挟持孩儿,受人威逼的前代异朽君,东方彧卿之父,令东方彧卿恨他入骨,一心要让他“犯错”。

  白子画绝情至此,那他绝的是什么情呢?他绝的不仅是儿女私情,他绝的更是需要体察的质朴人情,凡尘俗世的世情。

  人非圣贤,有饥寒,有人欲,有最最基本的人之常情。

  他是仙,不饥不寒,不思饮食,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凡人皆有的日常生活体验,他不曾有过。

  啜一小口桃花羹,陪花千骨吃饭,已是念及师徒情谊的恩赐,白子画从来没有想过普通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从来也没有低下身段,去倾听和感受那些普通人的诉求,他坚守内心善恶、对错、好坏的标准,以为自己之所想便是人之所想。

  他弃绝人欲,没有感受过人之常情,没有切身体会,何来推己及人,体察人情?

  所以,他常常是以义、善之名,将自己的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