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实力大进

第(1/2)页

赵明德本是南少林俗家弟子出身,教罗长风的第一套拳,自然是南少林的基础拳法。

        四十八式南少林基础拳法并不算复杂,罗长风半天学了十二式,四十八式花了三天时间就全部学会。

        但是学会不代表熟练,熟练也不代表会用,练法与打法是两回事。

        修习华夏传统武术有一个基础过程,先学会招式,再练熟招式,一直熟悉到身材形本钱能,无须往想便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打出来。

        下一步就是将每一招每一式拆离开来,学习每一招如何用,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是最费时间的阶段。

        每一招都有很多种用法,各种招式的组合变更更是无穷无尽,一门拳术的套路,在实战时并不是老诚实实顺着套路从头打到尾,那样你就等着被吧!

        招式如何组合,施展出一招后,下一招接哪招,都要根据实际需要来断定,也就是所谓的临场应变。

        这是师父一辈子都教不完的,甚至,连师父自己,都无法将一门拳术的所有组合方法及不同用法全部控制。

        所谓的资质悟性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师父只会教你每一招的几种用法,以及一些基础的组合方法与思路,其他的就需要徒弟自己,以这几种用法与组合方法为基础,往领悟更多的用法与组合方法。

        当徒弟能做到领悟得比师父还多,实战时的拳术变更与组合比师父更加精妙,就是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后代很多所谓的传武大师,只懂练法,不知打法,理论经验丰富无比,实战经验却是零,成果一上擂台,碰到招式简略直接,只以身材素质取胜的拳击散打,顿时被打得找不着北。

        真的就是传武不如现代搏击?并不是,说白了,拳击散打来来往往就是直摆勾,组合简略无比,也没有什么精妙的变更。

        正因如此,现代搏击特别轻易上手,随便学个一年半载的,就能控制一些实战技巧,拥有实战能力。

        而传武想要练出实战效果,往往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还必须得有陪练陪着练习打法,再加上大批实战练习,才有可能出成果。

        若是资质悟性平常一点的,经常就需要十年二十年的苦练才干拥有实战能力。

        可后代是经济时代,那些所谓的大师都是为了赚钱,谁会认真用半辈子的时间往研究传武的打法?

        而真正研究传武打法的,又不屑于出来哗众取宠,成果就导致了真正高手无人知,假冒大师天下闻的景象,随便出来一个什么小东小北的,就能把那些大师打得落花流水。

        ……

        却说罗长风开端习武后,赵明德与陈近南顿时感到,他们捡到宝了,这小子不仅身材和谐无比,且资质悟性也高得吓人。

        一套四十八式基础拳法套路,他仅用半个月就练得精熟无比,赵明德立即开端教他打法,而他每说出一招拳法的用法时,罗长风就能举一反三,自己领悟出另外数种用法。

        事实证实,教一个资质悟性尽佳的徒弟,简直是一种享受,天天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徒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那种爽感别提了。

        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教会徒弟饿逝世师父”的关系,相反,他们越快为天地会造就出一个高手,对他们就越有利,所以赵明德对罗长风是倾囊相授,尽不躲私。

        罗长风逐日除了跟赵明德学武外,体能练习也没放下,他请铁匠给他打造了一些铁块,再请卢婶给他缝制了一些装铁块的布袋。

        东西做成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