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第(1/2)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隆福寺庙会上做营生的商贩们,早已形成了默契,相同的、类似的营生像团伙拉帮结派般跑马圈地,分门别类,错落有致,各自为营。买的人容易找,卖的人也能互相拉动人气,有钱大家一起赚。

        现在还是大清早,天边太阳还未露脸,逛庙会的人不多,商贩则早早就位,虚位以待客人。

        臣寻带着夏漪涟直奔书摊,在旁边果真看到了十来个学究模样的老头儿,也挺有默契地统一戴一面逍遥巾,着素色襕衫,端坐在一张木桌后面,桌上则摆着简单的文房四宝。桌旁还另搁了一张圆凳——那是供客人坐的。

        且已经有人有生意了。

        一个脚夫模样的汉子坐在一老学究桌前,上身前倾。听他说话的内容,似乎正在向老夫子细诉他要向家里报告的零零碎碎。老头儿一边竖耳细听,一边研墨,一边同其商量斟酌信中的言辞,之乎者也时有出口,汉子听得不住点头,有些木讷的脸上流露出对老头儿的文采极为佩服之色。

        天子脚下,客商云集。在京城客居的外地人不计其数,便有那常年在外的游子想念家人,会托人给老家的亲人捎去一两封书信通报平安,再让勿念的话,互相聊以慰藉。

        终究会读书的人、读得起书的人毕竟是少数,会写文章的更是少之又少了,便催生了代人写家书这门行当。

        臣寻和夏漪涟两人出门的时候同街坊邻居闲话耽搁了些时间,到这里时,好地儿都叫别人占了。两人挤挤挨挨,向人说了些好话,这才终于在角落里寻了块方寸之地将书箱和两个马扎安置下来,算是把代写书信的小摊儿给摆上了。

        臣寻学着同行那样在书箱一角摆放好笔墨纸砚,夏漪涟则好奇地东张西望,片刻后小声问臣寻:“怎么做这行的都是些老头子?”

        臣寻道:“士农工商,经商的最被轻贱。所以,一般学子不会愿意舍了脸面,到庙会上来做买卖赚钱。”

        但是老学究却一样。人到了这般年纪,要么是已经看淡人生,不在意那些虚名。要么,便是生活所迫,并没有其他更好更体面的工作了。

        夏漪涟眼珠子一转,问臣寻:“那你呢?你一公务员,年纪轻,怎么突然想起了要来给人写信赚几个小钱?你就不怕丢脸吗?”

        臣寻愤恨地将他一瞪:“你说呢!”

        夏漪涟悻悻地挠了挠耳朵,“不就是一顿花了你五两银子么?”

        有自知之明,这男人可算是有了一点可取之处了。

        摊倒是摆上了,可摆了半天,没人光顾臣寻的生意。

        也不是位置偏,人家同样有摆在角落的,都有客人找去。

        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摊位在角落不引人注意,反而,很多人打这儿过,必定不会错过看上他们一眼,但就是一个请臣寻代写家书的人都没有。

        夏漪涟看臣寻一脸沮丧,内心着急,很想帮忙,想了想,道:“干脆我去拉客吧。我已经瞧到好多男人经过我们这桌时都偷看我,我长得美,肯定一拉一个准。”

        说罢,不及臣寻反应,夏漪涟已经大步走进了人群。

        臣寻张口想叫他回来,夏漪涟已经捉住了个男人的胳膊,把人往她这儿拖。

        臣寻便闭了口,决定静观其变,万一这家伙的主意真能成呢。

        赚钱还是最重要的,面子是啥?

        来摆摊之前,就已经鼓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了。

        被捉住的男人臊着一张橘皮脸猛烈挣扎,“我不是要找人写信,放开我!快放开我!”

        夏漪涟气恨地把人往地上一推,“你不找人写信,那你往我跟前凑啥?你个色鬼!”

        转身又去寻找第二个目标。

        臣寻觉得自己额头太阳穴跳得有些不正常了。

        如是两三回,夏漪涟仗着自己貌美,不断拉来男人,非要人家请臣寻写家书,导致不少只是见色起意往跟前凑的男人同夏漪涟拉拉扯扯之间,又骂骂嚷嚷,把个书摊市场搞成了烟花柳巷之地,臣寻尴尬地想钻地缝,索性不去看夏漪涟,也不管他胡来,自己一味低着头默写诗词来努力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那厢,夏漪涟已经聪明地不再拉主动往前凑的人了,他开始跑到同行那边直接去抢人家的客人。

        同行的叫骂声四起,夏漪涟充耳不闻。

        别人家排着队地等着写信,寻寻这里一个客人也不来光顾,上午都快要过去了,怎么不叫他心急?

        望望头顶上的太阳,肚子已经开始叫唱。

        夏漪涟急了,故技重施,捉着人就往臣寻那边拖,“哎呀,我说大爷,您别搁这儿等了,请我家的给你写吧,我家收费便宜。”

        他这话就没过脑。

        但是,一听“便宜”二字,便有好几个人转过头来。

        有人问道:“那你家写一封信要多少钱?”

        望着他这边的人,个个脸上都满是期待。

        夏漪涟顿时大喜过望,一看这情况便知是有戏了,他急忙看向臣寻,以眼神儿示意她赶紧报一个价出来。

        臣寻也有些开心,正要说出一个价格,谁知周边几个老头儿豁得一下都站了起来,吹胡子瞪眼的,指着臣寻纷纷大声斥责道:“年轻人,你不要不懂事!”

        “哼,你要是敢扰乱行情,便别想再在这里摆摊了!”

        同行相斥,最忌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