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哈哈,编外长老

第(1/2)页

寒婵从长信殿转至长乐殿。

长信殿富丽堂皇,而主人整日忧心从那个地方跌下来。反观长乐殿,太皇太后没有养育先帝和新帝,凭着从前位居凤主和国朝母后时的贤德之名令宫中无人不敬,无人不尊,居住的寝殿却一切从简,什么金器银器屈指可数,宝石美玉一目了然。

被威胁到性命,哪有不怕的。能够云淡风轻,无非是寒婵知道,就算高未珂不来救她,出了承武殿附近的地界,只要高未珂没有下令封锁消息,皇帝的人就可以把消息传到御前,皇帝怎么会眼睁睁看着这便宜嫡母砍了他新人的头呢?若真失了美人,以后皇帝的面子能往哪放?

不仅是皇帝,太皇太后也不会任由殷太后胡来,使得宁氏与皇帝有了反目的火星子,她定会出面摆平此事。

太皇太后坐上主位,缓缓抬眼看寒婵。她的钗环和穿着都很简单,与宫中奢华美丽不同,却让寒婵心中生出惧意。寒婵悟了,人的尊贵威严不在穿锦衣带金冠,在于自身的气度,神圣不可侵犯。

“知道哀家为什么出手相救吗?”

堂堂太皇太后出手救一个小女子,无外乎两点,一是高未珂出面相求,二是她有什么利用价值。比如,殷太后杀了她,皇帝便会怪罪,进而牵连到宁殷两家。

寒婵知道,这个老人家不是好糊弄的,既然愿意出手相救,肯定不想听她在这里长篇大论的废话,当下有话便说就是了。

她将自己所想直接说出来,果不其然看见太皇太后的的神色微乎其微地舒展了。

“倒是有几分机灵。皇太后虽有自己的心思,不过往日哀家也就任她去了。今日出手相救,一是昭王有求于哀家,二是另有打算。”

太皇太后屏退左右,平静地说:“哀家从铡刀下救你一命,你该知道如何报答哀家吧?”

寒婵此时已经毫无惧意,抬头平视上首的老人家,缓慢而肯定地说:“请太皇太后吩咐,民女必定竭尽所能。”

太皇太后含笑道:“你与昭王曾经也算有过几分情谊,该知道自先帝抱病,太子鲁莽又重色,整日与侧妃侍妾厮混,朝堂上下几乎是仰仗昭王一人,因外敌骚扰又被委任兵权,挂帅出征。这几年来,昭王几乎没有一天休息的时候,每一日都在为国操劳。”

又叹道,“可昔日的太子,如今的陛下,你也看到了,对他皇叔是又敬又怕,哀家只怕他心中并不服气,来日羽翼丰满,恐怕就要对昭王下手。”

寒婵完全赞同。一个年轻气盛,深得民心,手握一半兵权的皇叔,只要不是个蠢的都会忌惮。皇帝面对昭王恭恭敬敬,可这小动作就差摆到昭王鼻子上去了。

登基时封了许多自己的亲信为重臣,又剿灭了许多旧朝廷的老臣,其中不乏从前与昭王亲近的,皇帝种种举动皆昭示了他的野心。

“昭王近几年都忙于国事,自己手底下的势力都没分出心思培养。”

太皇太后提起高未珂,目光都柔和了几分。

“他是哀家养大的,哀家担心他日后遭到迫害却无力保护自己,因此这些年一直在暗中为他谋划。”

终于切入重点,“寒氏其实是北樾寒族,掌天下最富庶的冬灵地宫,富可敌国,你父亲更是寒族嫡系一脉的长子,在族中位高权重。如今他已归西,父业子承,他手上拥有的东西想必落在了你手中。”

寒婵轻轻一笑,没有被戳穿身份的不自然,“太皇太后为了昭王殿下果真是下足了功夫。寒族在京中行事低调,我爹作为长老这些年回北樾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没想到还是逃不过您老人家的火眼金睛。”

寒族虽然是北樾大族,但北樾有非常多部族,朝廷有许多出自北樾的官员,去一趟北樾不足为奇,她爹鲜少回去也是更为谨慎之举,却没想到会被上头的人注意到。

“有心之人,什么都能发现。”

一切都是这么云淡风轻,仿佛太皇太后只是问寒婵吃了什么,寒婵回吃青菜和米饭。

太皇太后从桌子上拿了一串佛珠,缓缓地捻着,“哀家想与你做个交易。寒氏骤然抄家,你无依无靠,虽掌冬灵地宫,但身后无父母帮衬,族中的人不会轻易服从于你的。昭王空有本事,却无足够的钱财培养自己的势力。”

她压低了声音,“以你冬灵地宫七成金银,换昭王正妃之位。哀家再封你为宜庄郡主,封地就设在北樾附近,大婚之日用全套贵妃的的仪仗,给足你王妃之尊。有了这些,还有日后成为夫妻,昭王对你的扶持,你就可以在族中立下威信。”

见寒婵神色如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