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刘武周御驾亲征

第(1/2)页

相传汉高祖刘邦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脱围时大军南辙,到忻口方摆脱追兵。

        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早在李元吉为镇北大元帅之时,便与刘武周在忻州之地往复征战多时。

        忻州汾阳宫比起晋阳宫也是不遑多让。

        汾阳宫坐落在管涔山,这一带森林密布,牧草遍地,禽兽出没,环境清雅,气候凉爽。

        尤其到了每年盛夏,人迹罕见,堪称是一处难得的避暑胜地。

        因此杨广才把这里选为狩猎和避暑的理想之地。

        当年,杨广为了使浩大的狩猎队伍和皇家卫队便于通行,曾下令从天门山附近,修筑三百里的驰道,直通汾阳宫。

        汾阳宫因祁莲池而筑,环水精建宫室台榭,其殿宇楼阁,金碧辉煌,分外壮观。

        故而,汾阳宫正殿便命名为“天池”殿。

        杨广携爱妃宫女们云游行宫,踏青湖边,打情骂俏,赏景吟诗,于美酒声色中寻欢作乐。

        一次,杨广自五原巡猎回来,在天池殿大宴群臣。

        内史侍郎薛道衡在宴会上即兴赋诗一首,名曰:《随驾天池应诏》。

        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

        人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

        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

        曲浦腾烟雾,深浪骇惊螭。

        汾阳宫,穷奢极欲地炫耀着帝王的风流。

        刘武周攻破忻州,苑君璋建议烧毁汾阳宫以宣告暴隋的覆灭。

        可刘武周见到宛若天宫瑶池一般的汾阳宫,于心不忍,旋即作罢。

        之后,他更是在忻州汾阳宫登基继位。

        以其姓刘,冒认刘邦为祖,故而国号为“汉”,年号天兴,遂改天池殿为天兴殿。

        今时今日,已然又到了盛夏,酷暑难当。

        汾阳宫自然再一次彰显了它的用武之地。

        刘武周枯坐天兴殿,已然是三更时分。

        殿内随驾的文武一个个都静若寒蝉。

        从早朝到至今,刘武周点将多人对抗韦韬世,这些人却都不敢接旨。

        故而,皆被刘武周推出殿外斩首了。

        龙椅之上的刘武周,双眼无神的望着下坐的宋金刚、苑君璋这一文一武。

        天兴汉朝初建至今,唯有五大柱国被赐座。

        分别是大元帅尉迟恭、天兴上将杨伏念、丞相苑君璋、宋王宋金刚、魏王吕崇茂。

        如今,五柱国已去其三,失此三人,皆与韦韬世有关。

        此刻,宋金刚早已被困意席卷,头栽了一次又一次。

        头顶上戴着的夔龙乌金盔险些脱落,他从梦中惊醒,赶紧扶正。

        对于宋金刚殿前失仪,刘武周看在眼中,并不怒不责,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须知,宋金刚被韦韬世所败,妻、女尽皆被俘,自己也是丢了半条性命。

        刘武周也是感念其尽心尽力,岂会再行责怪?

        纵观天兴汉朝文武,除了战死的杨伏念,又有谁能跟宋金刚一般?

        面对韦韬世八万精兵,刘武周怕了!

        他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击败韦韬世?否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

        苑君璋看着日渐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