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陌生信息

第(1/2)页

这是一块位于沪西的会展中心设计项目,地块是国资委牵头,市国企参与的项目,在既定约好的竞标价后,先后十来名竞拍方参与了投标。

        甘晓璐等人,这场并没有参与,因为这是那些有政府背景的公司才会参与的项目,她们公司目前也没有那个背景资历,所以这时候就算是休息时间了。

        萧乾还是挺感兴趣的,尤其还是第一次在华夏接触这样的机会,他一边看,还一边向旁边杨律师请教。

        杨律师在一一耐心讲解,在看似起伏的几轮竞拍下,最后这个项目被中铁旗下一家公司拿到,竞拍价从开始的两个亿,最后是在五亿的时候停了下来。

        杨律师一边给萧乾解释,顺带还介绍了竞拍跟拍卖界里头的一些常识。

        就比如这竞价拍卖,在里并不是只有一种拍卖形式,只是报纸、电视上常见的只有一种,叫做英式拍卖。也就是大家举牌竞价,价高者得的那种模式,俗称增价拍。

        英式拍卖历史更早的还有荷兰式拍卖,它和英式拍卖的模式正好相反,流程是从高价往低价走。先由拍卖师或者特定拍卖钟喊价,越喊越低,在不低于底价的前提下,什么时候有人应价什么时候算完。

        荷兰式竞拍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喊价,非常安静,所以也叫无声竞拍或者减价拍卖。

        其实华夏很早也有了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民间俗称暗标。这种玩法特别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大家不吵不闹,也不用听别人介绍这件商品价值多少,而是每人写一个心目中的价格私下交给拍卖方,然后价高着得。

        这样一来,大家谁都不知道物品的最终成交价,也就没有脸面上的顾虑,依旧和和气气。至于说买贵了、买亏了咋办,没辙,自己打掉牙往肚里咽,好面子就是我们的文化。

        和英式、荷兰式拍卖相比,中式拍卖的难度太高,不是特别精通拍卖物行情的人去了就得傻眼。价格出高了就是赔,价格出低了买不到。有时候可能两个人只相差几块钱,结局却大相径庭,还没有第二次喊价的机会。

        另外这种暗标的形式也太容易作弊,不太符合公平原则,所以并没有广泛流行起来,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

        荷兰式拍卖的方式到不存在作弊问题,可是过程比较复杂,普通人难以适应,场面也不够热烈,一般都用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从拍卖行的角度上衡量,他们自然喜欢用英式拍卖。因为在一群人争相喊价的情况下,很容易把价格弄得虚高。

        巧了,萧乾赶上的这次拍卖会就是荷兰式拍卖。估计这些上流社会的人也是闲得没事干,干点啥都想体现出与众不同吧,这样才能显出他们有品位。

        “我真的很讨厌这种拍卖方式,马的最后还是主办方坐庄了”

        听完介绍,萧乾是真不喜欢荷兰式拍卖,因为按照它的规则,今天慈英集团这里根本无法确定该花多少钱合适。

        那万一有人跟主办方合谋,估计将价格抬高,那甘晓璐这边不就亏大了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