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发现

第(1/2)页

七一公社,第三生产大队。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支书在台上充满激情地喊着口号。

        台下的有些村民也积极回应“中!”、“能!”。

        身处这样的氛围,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被鼓舞着有自己可以一天犁五亩地的错觉。

        “现在是种小麦最好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好好干,明年才能吃饱,才有白面馒头吃,要不然就得饿着肚子啦。”

        “大兵家的和你那两儿媳妇、加上陈家闺女去南边那块地开线播种。”

        “大兵,你今天还是带着你家建国、学军,再加上3位知青,去西边近山那头挖沟渠去,先教教知青他们呢。”

        ……

        “苏迎,去,你和你大哥换个工,你大哥身体不好,总挖沟渠,吃不消,你正好和你爸去学一下”婆婆赵向红面无表情吩咐道。

        苏迎看了看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大哥段建国,瘦是瘦了点,但真看不出身体不好的样子啊。婆婆话一说完,他转头就往南边那走了。

        好想翻个大白眼表示无语啊!

        “行,那今天先这样”苏迎思索后回答,挖沟渠累是累了点,但有现场教学,可能更适合我,播种如果做得不好,会极大的影响明年的收成。也行吧,暂时让一回,也不能一直抗议反对。

        赵向红满意地点头走了。

        公公段大兵一向不管这些个事,无可无不可,摆手招呼声,大步走去西边那里。

        苏迎在后头跟着,旁边听到这个过程的孙大婶走过来拉着她的手小声说“你这闺女咋这么憨咧,甭答应呀,这种要求,理她干啥。”

        孙大婶一向是个好心人,但别以为这样是好欺负,她自己骂架杠杠的,还有她四个高高壮壮、孝顺的儿子往旁边一站,同她吵架的人不敢吱声了。

        倒是经常提点苏迎,不要叫婆婆、大嫂说啥就干啥,要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往常苏迎都不做声,点点头,然后闷头干活去了,气得孙大婶直跺脚。后来劝的次数就减少了,但经常看不过眼去,又忍不住提醒。

        “婶子,你之前说得都很有道理,我要向你学习呐”苏迎连续点头满脸认同地说。

        孙大婶惊讶地重新看向苏迎,没想到这次会奏效的。

        仔细一看,真不一样了,走路抬头挺胸,说话时含笑的眼看着你,眉目间也很是舒朗,不像之前阴沉沉的。

        话也说得漂亮,让人听着舒坦。这才像个读过高中的人嘛。

        孙大婶连连感叹着说“好闺女,好闺女,能醒悟过来就好!”

        可不是嘛,原身还是读过两年高中的人。成绩还是很好的那波人,可惜刚读了两年,就停课,不能考大学了。

        苦读十来年,一直想着考大学,结果临门一脚,给中断了。

        原身因为这个大受打击。

        刚那会儿,出门经常有人指指点点,小声嘀咕,不外乎是“读书有啥用?”“可惜了!”

        雪上加霜的是爸妈、姐姐们也来个态度大转变。以为她能够考好大学的时候,一个个说话好听着呢,知道高考停了,不能再考大学了,嘴上安慰着,可背地里说了不少风凉话,正好被心情低落的她听个正着。

        “哎呦,以为她多聪明,铁定能考上个好大学,鸡窝里出只凤凰呢,你说她运气多差,一下说不能考大学了,就被打回原形了,不就和我们一样,还白瞎了那么几年学费”。

        之前这姑娘一心在读书上,性子单纯,整天乐呵呵的,这不连遭两翻打击,一直没能缓过来想开点,之后就性格大变,陷入另一种状态,只会闷头干活,好似无喜怒。

        到了西边地里,公公段大兵开始边示范挖沟渠,边讲解应该怎么挖,从用锄头的方法、到沟渠的深度、宽度等等。内容不多,几分钟就讲完了,关键是动作。

        “爸,为啥要挖沟渠呀?”苏迎疑惑道。

        段大兵一时没反应过来,没想到二儿媳妇会提问,再想想今早的事,真是有点不同了,难道是真的开窍啦。开窍了也好,起码对孩子们好,“娘怂怂一窝”。当初托媒人相看,可不就是看中她是高中生这点,配得上上过军校的二儿子,哪成想娶回家是这样的,榆木疙瘩。

        “你咋这都不盱乎(方言,知道的意思)?这啊,是用来排水防涝的,免得雨水多的时候,小麦给灌死喽”。

        “这样啊,那得好好干”,苏迎说道,旁边的三位知青也点头附和。

        “爸,那我们都试着下,您给我们看看动作对不对,中吗?”

        “中,你们干给我瞅瞅”段大爷拿出烟,吧嗒吧嗒抽着。

        大伙挖了一小段沟渠,就累得不行,手又疼又累。

        “哎呀,其他的还好,就是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