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较量

第(1/2)页

仔细一看,一些人手提着筐子东张西望。

        一位大婶看着苏迎带着两身上没几两肉的孩子,大概猜到了她要什么,低声对她说:跟我来。

        就看大婶急匆匆地往偏僻的地方走,苏迎跟上去,心里还在感叹着,这位大婶眼力劲挺好,生意应该会不错。

        来到一个角落,大婶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袋白色的粉状物,苏迎问“这是面粉?”,疑惑面粉一向是精细粮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可不容易。

        “不,比面粉还好呢,是山药粉,大人小孩吃了多好,我女婿给我从外县带回来的”大婶小声说道。

        苏迎一听确实是好东西,山药健脾益胃,补虚羸,益元气,对人体十分有益。假装面露为难之色“这多少钱一斤?”

        “两毛一分钱一斤,这有十斤,你全要了的话,算你两块钱”大婶一脸肉疼地说“要不是俺们家吃不惯,才不舍得呢”。

        苏迎一口答应下来,“行,这十斤俺要了”,一手交钱,面粉一毛八分五一斤,这个价格还行。

        看苏迎爽快地付钱,大婶顿时觉得自己报价低了,但还是一手拿钱一手交货了。

        才中午十二点,苏迎就带着孩子上班车了,这个点刚好能回去赶上午饭和下午的上工。

        “二妹,你咋也上县城来了”一个大盘脸,眉间有颗黑痣的三十岁左右的妇女声音亲切地问道。

        苏迎反应过来,这人是原身的大姐。

        “是大姐啊,真巧,还能在这碰到你!”苏迎勉强笑道,通过原身不幸的一生的记忆,发现在这个人嘴甜心狠,精明着呢。

        “这两孩子是大丫、大柱吧,可怜见的,看把他们瘦得,快只剩皮包骨头了”大姐一脸心疼的表情,眉间的黑痣随着眉毛低了一点。

        苏迎没接这话,对大丫、大柱道,“大丫、大柱,这是你们大姨”。

        “大姨!”

        “大姨!”

        今天两孩子很兴奋,来县城了,看到了铁路,而且还买了糖,笑得甜甜地喊人。

        眉眼弯弯,五官精致,透着一股可爱伶俐劲儿。人家两口子那可都俊,生的孩子也周正。

        想到自家那两孩子,全挑两口子不好的点长了,眼睛小的,嘴唇厚实的,自家妈都嫌孩子丑了。

        “比我家那两孩子都瘦咧,我家孩子他爸还只是个地里刨食的庄稼汉呢”大姐一脸疑惑,“你家段峥在部队待了十多年了吧,补贴可不少,应该不愁吃穿才对呀”

        原身母亲只连续生了五个女儿,便让大女儿找了个上门的女婿。大姐夫父母早亡,哥哥嫂嫂待他不好,遂做了上门女婿。

        “大姐,这不,孩子多,劳动力少,挣的工分换的粮食就少嘛”苏迎满脸愁苦道,“欸,孩子他爸两年能回来一次就不错了”,和喜欢掐尖的人说话,还是比惨吧。

        “诶呦,那孩子还认得他爸不?”大姐又问道“这次你咋上县城来了?之前看到过你婆婆带着两孙子去县城,那两孩子是你大哥家的吧,可比大丫、大柱结实多了。”

        原身父亲小时候一次生病变哑,不能发声说话了,所以早做准备,买来了当时家里穷,养不起原身母亲,做童养媳。

        但还算过得不错的,原身父亲苏全虽然不能说话,但力气够大,干活没得说,不用原身母亲干一点点重活。而且手巧,会用芦苇编织,做什么小篮子、小帽子啊;会下网捕捞点小鱼小虾。

        大姐经常去县里,就是去脱手这些小玩意儿,换点钱。

        “这次啊,就是看孩子太瘦了,二柱现在一岁多了,还走不稳路。想买点吃的,哪成想不是要票,就是太贵,只买到了一点什么粉,都不是小麦粉,给我愁的啊”

        苏大姐一听,两眼亮了一下,又快速恢复正常,从兜里掏出一小袋东西,一边递过去,一边摆手。

        “我这儿还有一小袋虾皮,你拿去给孩子吃吧。本来爸辛辛苦苦弄的,想换点钱补贴一下家用。没事没事,送给你,给孩子吃,也不亏。”

        苏迎一听是虾皮,正中心怀,虾皮含钙量挺高的,正适合给二柱补钙。

        “那怎么行呢”苏迎说道,也推脱了一下,这几年临床的人世历练,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不说多好,看出大姐想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这个眼力劲儿,还是有的。但又哪能事事如她愿啊。

        “怎么不行了,二柱可是我亲侄子”大姐继续说道。

        “行,那我就收下了,先替我家二柱谢谢大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