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干豆角炒肉

第(1/2)页

苏迎一个人在胡思乱想想的时候,段峥拿水壶放在煤灶上烧水。

        “你们等会洗个脸,我去食堂买点早餐。”

        苏迎到洗脸水的时候,发现一旁的锅中还热着红豆玉米糁子粥,红豆涨破了外皮,露出里面的白肉,看上去口感软糯,又沙沙的。

        红豆煮成这样得提前浸泡一晚上。

        段峥为苏迎和孩子准备了的新毛巾,给孩子们洗了脸和手,感觉全身变得清爽温暖起来。

        这时段峥就拎着东西回来了,五个大肉包子,还有一块五花肉和一些干豆角。

        发现苏迎在看着那块肉和干豆角,出声解释。

        “肉是早上请隔壁杨嫂子帮忙买的,知道你和孩子要来,怕菜不够我们吃,又送了一些干豆角。”

        “好,知道了,等收拾好了,我也带孩子们去认个脸。”

        苏迎看着那块肉和干豆角,脑海中浮现的是,它摆在餐桌上的样子,干豆角炒肉。

        把豆角干用温水浸泡着,再把五花肉切薄片,炒至焦香,再加入泡软的干豆角一起焖着。

        干豆角由原来的干瘪,吸附肉的油脂和香味,变得油光水润,口感软糯而不烂,肉也是香喷喷的,肥瘦相间,不油不腻。

        香味扑鼻,特别下饭。感觉只是想着,唾液腺已经在兴奋了,想迫不及待地工作。

        先享受早上的大肉包子,“啊呜”,满足的咬一大口。

        段峥快速地吃完包子,吨吨一大碗红豆玉米糁子粥,起身带好帽子,准备出门。

        “你们在家休息一下吧,今天我还得去上班,明天是五一劳动节,有一天假,我带你们去市里逛逛,买些东西。”

        “行,你去上班吧!中午回来吃饭吗?”

        “应该是没时间回来的。”段峥摸了摸鼻子回答,家属今天刚来,自己却没有时间陪他们安顿。

        “好,知道啦。”

        苏迎面不改色地挥挥手,表示知道了,中午不用准备他的饭了。

        段峥则是愧疚又加深一分,她和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吧,还要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

        但又不知如何表达安慰,一脸肃然地去上班了。

        苏迎也没在意,他经常是那副德性。

        和孩子们一人吃了一个大肉包子,包子皮厚陷也不少,还有一碗热乎乎的红豆玉米糁子粥,旅途的奔波感消散了不少,增加了些有关家的温暖的安定感。

        大部分行李还得过几天才能邮寄过来,苏迎花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现有的行李简单收拾好了。

        孩子们把新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仔细打量了一遍。实木的家具,水泥地板,还是崭新的样子,和之前家里的很不一样。

        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再伸手摸摸,每个角落都不漏下。

        屋里实在太小,不像之前的家有小院子,没花多长时间就参观完新家了。

        对新家的好奇心也渐渐淡下来,大丫和二柱有些无聊地坐在椅子上,大柱又拿出自己的那堆木头——鲁班锁把玩着。

        听到楼下孩子们的吆喝、玩闹声,大丫和二柱有些坐不住了。

        “妈妈,我们想下去玩!”二柱急急说道。

        “去吧,和姐姐哥哥一起去。”家属大院内还是很安全的。

        话音刚落,又有敲门声响起。

        紧接着一个爽朗豪放的声音传来。

        “大妹子,我是隔壁的杨嫂子,来看看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苏迎打开门一看,是一个身形娇小、三十出头的妇女,与豪放的嗓音极为不符。

        “是杨嫂子呀,进来坐,正想抽时间去拜访你嘞。”

        “哎呀,别客气,你今天刚来,很多事情可能两眼一抹黑,搞不明白,男人又没时间帮你,虽然俺也刚搬进这栋楼没多久,可俺随军好几年了,很多事都非常熟悉。”

        杨嫂子丈夫是杜石杜营长,自家男人年纪虽然比段峥大两三岁,但实际的军龄还比段峥少一年呢。

        看着三孩子手拉手站在门旁,看样子是准备出门。

        “这是你俩的三个孩子吧,随你俩,瞧着真俊。”

        “我家那两个八九岁的男孩,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连狗都嫌。”

        苏迎对这些贬自己孩子的话习以为常,但不是很理解,可能只是打趣自嘲。

        这话不用接,转头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杨伯母。”

        孩子们都乖巧地打招呼,“杨伯母好!”

        杨嫂子看着大丫和大柱白嫩的脸蛋,一脸认真的表情,非常乖巧文静,抑不住的欢喜和羡慕,怎么自家的就是两个皮猴子呢。

        至于那个小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大概和自家小子差不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