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劝她好

第(1/2)页

翌日,熙宁公主于鸾凤宫哭天号地、要死要活的拒婚一事,便在平城府中传遍了。

        好事者暗搓搓的把这事编排成了勾栏戏曲,当今公主拒婚事一事没几日便成了平城府热议的八卦热闻。

        这话自然没几日便又传回到长乐宫中,熙宁边磕着瓜子边笑眯眯的听着吉祥绘声绘色的说着坊间故事。

        整个人笑的前俯后仰,几乎就能想到武柏舟一张俊脸会是怎样的忽青忽白,心里痛快极了。

        熙宁这招不算聪明,看似是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笨办法,不过她倒是不甚在意。

        其实,她本是不愿意做这么绝的,和武柏舟维系着表面和平不远不近的关系也挺好,但实在是靖国公一家人欺人太甚。

        这家人竟然想着用往日功绩向父皇施压迫使她下嫁,这实在是不能忍的事,所以她才不得不做出这样打他脸的举动。

        她想不明白的是,她都已经做的那么明显了,他又哪里来的自信认为她还在玩以退为进的手段呢?

        敢去触碰她的逆鳞,那就休怪她翻脸不认人,也活该他如今沦为京城笑柄。

        实在是自取其辱,她只想痛快的骂一句“活该!”

        若是能趁着这事,堵住那些妄想打她婚事算盘的野心家就是极好的办法,不过也怕有些拎不清非要往上凑,那就难办了。

        总之,熙宁觉得这事爽快极了,只后悔不能亲自去见一见那个精彩时刻。

        林孤听着从内殿传来的朗朗笑声只能无奈的勾起嘴边的笑来,目光宠溺的摇了摇头随她去吧。

        至于那夜的两位当事人,昌乐帝和曹皇后心知这是熙宁在背后捣鬼,然而却只是在事后假意严厉的训斥她一番,罚她又抄了几日佛经也就罢了。

        而昌乐帝借此事顺势为武柏舟指婚了一位宗室郡主,也算是全了君臣情谊,这事才算翻篇。

        武柏舟的事已经了结一半,只等着他年底成亲,这事就算是真的尘埃落定。

        绕是如此,熙宁也觉得心里大石头落地,身心前所未有的舒坦。

        ……

        这日,她在演武场练习射箭,却等来了一位意料之中的客人。

        熙宁手持弓箭,身子站的笔直,目光专注的盯着靶心,忽然感到一旁走过来一个人。

        余光若有似无地扫过一旁站着的身穿粉绿襦裙的女子,心想:也难为她能忍那么几日才来。

        她没急着同女子打招呼,继续专注于眼前的射箭游戏,心里却是在演练着一会儿想要说的话。

        很多盘算好的说词条条框框列的循序渐进,可是话到嘴边,却觉得一团乱麻,不知该从何处捋。

        “公主为何要拒绝那门亲事?”

        熙宁眯着眼正在瞄准靶心,猝然被打断思绪,心口忽然弥漫开烦闷来,也不知道是夏日炎炎让人心烦,还是这说客此时说的话让人心烦。

        目光专注的盯着靶心,好一会儿才漫不经心的回了句:“不喜欢的,为什么要接受?”

        偏过头又望了眼远处靶心上的红圈,沉心静气心中倒数三声后才松手,弓箭咻的一声蓄全力而出,堪堪落在红圈旁边。

        “还差些准头呢!”熙宁遗憾地嘀咕一句后幽幽地瞥了眼一旁神色漠然的林孤。

        林孤会意的勾起一抹浅笑,如实回道:“公主进步很大。”

        听到如期而至的赞扬,熙宁满意地扬扬眉,吁出一口气,勾起嘴角的弧度,这才分出精神去看一旁站着的女子。

        她这会儿站在树荫下候着,白皙的面颊上浮起红晕,和她唇上的粉色相映到一处,手中的鹅黄色帕子偶尔沾一沾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

        李曼这几日来的勤快,每次来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偶尔闲聊时也是魂不守舍,常常走神。

        实在是难为她忍了许久才问出刚才那就话,不过武柏舟的婚事已定,说再多也无用。

        熙宁想着,长出一口气,笑道:“曼姐姐,我那日在春风洲同你说的话,还记得吗?”

        李曼一怔,眸子里转瞬便浮起一丝困惑来,目光带着丝丝缕缕的茫然,无神地望向远处。

        熙宁挪开视线,留她慢慢想,自己则转头接过林孤递过来的箭,顺手又射出一箭,正好挨住红心。

        好一会儿,李曼才缓缓开口笑问道:“公主从前最不喜欢的就是舞刀弄枪。”

        “是吗?”熙宁愣了下,继续平视着靶子,扯扯嘴角揶揄了句,“曼姐姐从前也最喜欢唤我阿姝。”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李曼和她独处时再也不会唤她阿姝,转而总是唤她公主,这个彰显彼此身份悬殊的称呼。

        熙宁几不可闻的从鼻腔中呼出气,握着弓箭的手又紧了下,接过一旁的箭搭上,定过神,决绝的射出手里的箭,一系列动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