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冲冠一怒

第(1/2)页

郭默在汴梁皇宫的“太庆殿”称帝,改元“洪武”,史称“洪武大帝”。

        只是,在登基的当天,却有“虎贲军”来报,“铜尸”陈玄风回来了,且身受重伤、奄奄一息。

        登基大典尚未进行完毕,郭默只好先命人将陈玄风安置在偏殿,并让人立刻去请“东邪”黄药师出手。

        新皇登基,自然要颁布一些法令,郭默也不例外。

        现在大宋的疆土,有源自大理的、大金的、蒙古的和西夏的,当然也有延续大宋的。

        法令还好说,直接按照郭默之前,在四大经略安抚使辖区的政策执行就好,最早的已经执行了五六年,一直进行的也相当稳妥。

        只是,各地的行政区划却有些模湖和混乱。

        这个时代,地方行政区划,有路、府、州,还有中央直辖的军,让人眼花缭乱。

        怪不得在另外一个时空里,大元一统天下之后,就重新规划了行政区划。

        郭默也打算把这一个改革提前,直接使用后世的“行省制度”,并亲自命名了那些他耳熟能详的省份。

        从南到北依次为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四川、湖南、湖北、陕西、ah、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十六个省级行政单位。

        后世直辖的上海、重庆、天津等地,现在自然还没有踪影,即便是中都也刚刚入手,真正从河北单列出来,恐怕要等到在中都建都的时候。

        至于省级之下,则采用了府、县两级,跟大宋现行的制度没太多区别。

        一省之长为“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府、县之长,依然沿用知府和知县的叫法。

        军事起家的郭默,将大宋的疆域划分出四大军区。

        “靖边公”、“靖难军”都统制郭靖,为北部军区大都督,辖区主要包括现划定的河南、河北、山东、ah等地。

        “定边侯”、“敦武军”都统制孟共,为西部军区大都督,辖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和西夏的几个州府。

        “镇南侯”、“忠顺军”都统制余玠,为南部军区大都督,辖区主要包括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因为率军灭掉了大金国,被晋升为“忠勇侯”的“岳家军”都统制岳翱,被任命为东部军区大都督,辖区主要包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

        陆冠英则被正式任命为“虎贲军”都统制,赵成宇和张世杰副之,陆冠英同时还兼任“锦衣”的大统领,李志常、陆平生、武南天为副。

        “虎贲军”主要负责京城所在地的防御,编制也增加到三万人,主要从原来的禁军中筛选。

        郭默还改革了大宋现有的殿阁学士之制,于皇宫内设立“文渊阁”,设大学士以充皇帝顾问,办文墨、参与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可批答文章,草拟政令,参赞军务等。

        首批被郭默列入内阁的有吏部尚书薛极、刑部尚书赵汝述、礼部尚书程珌、户部尚书岳珂,此四人均为文渊阁大学士。

        另外还有三人,也有进入文渊阁的资格,分别是刑部侍郎宋慈、“定边侯”“敦武军”都统制孟共和开封府知府耶律楚材。

        这样一来,就有七人算是入阁,三老三少一中年的组合,也算是在年龄上有了层次和传承。

        只是,孟共暂时率军在外,并不能参与日常的阁务,却依然保持着郭默麾下军中第一人的位置。

        而那四大经略安抚使,也随即变更为“布政使”,只是为了突出这四个人的地位,分别被赐予了侯爵,将来一旦调任中枢,自有其入阁之日。

        林林总总的法令还有很多,比如大力推广县学,每个县至少要有一座官办的学校,学生人数不得低于五百人。

        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经商,大力发展手工业者,并设立重奖,奖励那些搞发明创造的人。

        各行各业,一旦有人能在技术上革新或有发明创造,都可以向当地官府申报。

        经专业人士鉴定考核之后,根据发明创造的实际影响力,给予相应的报酬,真正有才能的人,也可以因此抵税或被授予官职。

        这些政令,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郭默牵头提出,薛极、赵汝述和程珌等人反复推敲之后,才形成文字的。

        郭靖在郭默登基当日千里迢迢赶来,并献上了拖雷送来的大礼,自此中都城也纳入大宋的版图。

        因此,郭默将他早就画好的图纸也拿了出来,这是一副皇宫的建造图。

        中都的皇宫,郭默有幸也去过,实在是有些不敢恭维,至少在郭默看来,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满意。

        他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将后世的故宫画了出来,这是明清的皇宫,大体的布局甚至宫殿的名称,郭默也一一标注在图纸上。

        至于其中的细节,郭默终是无法记得清楚,只好委托现在的能工巧匠们自己去发挥了。

        时任工部尚书的叫赵建大,字嗣勋,永嘉六都人,嘉定四年辛未科状元。

        嘉定七年七月,任秘书省正字,嘉定八年正月,为校书郎,嘉定九年九月,任着作郎,十一月,知嘉兴府。

        嘉定十三年五月,以都官郎兼国史院编修,累官至工部尚书。

        这也是一个名重当时、泽被后世的人物,在中了状元之后,曾经给家乡捐建了一座桥,被命名为“状元桥”。

        这座状元桥,就在后世的zj省wz市龙湾区状元镇状元村,是一座形如长虹的九孔石拱桥,横跨于宽阔的状元河上。

        此桥实际上是十二孔,中有三孔为实砌,采用花岗岩条石构筑,下设十二个桥墩,俗称“十二间桥”。

        桥头建亭台桥阁,设青石栏杆,其时堪称温州石桥之最。

        赵建大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也已经干了七八年,之前汴梁皇宫的修缮和改造,就是他配合着老程珌完成的。

        既然中都城已经入手,郭默就将他依据后世“故宫”所画的皇宫草图,交到了赵建大的手上。

        明朝的皇宫都建造了十四年,郭默自然不能要求他们一蹴而就,只是先把大体架构搭建起来,区分出外朝和内廷。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优先建造太和殿,这个是整个皇宫里最大的宫殿,也就是被俗称为“金銮殿”的。

        三大殿左右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也在优先之列,而内廷的建设,郭默倒不是太着急。

        反正自己的家卷也不算太多,能住的下就行,先修建乾清宫和坤宁宫,至于那东西六宫什么的,郭默觉得自己根本就用不上。

        图纸是有了,今后的子孙要是需要再慢慢建也不迟,倒是在左右建了几处独立的宫殿,以便于几个儿子居住。

        就算是精简后的这些,估计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完工的,而迁都中都郭默暂定在三年之后,至少要把太和殿先建来,其他方面中都现有的皇宫也能凑合着。

        河北新得之地,官员的派遣也是重中之重,heb省布政使刘克庄自然要将治所迁到中都去,方便管辖下属的这些府县。

        一切办妥之后,接下来原本安排好的,宴请诸位大臣的环节,郭默也推给了老爹。

        赵扩虽然退位了,好歹还是太上皇,组织这种事情也算是分内之事,而郭默则带着武南天和哈吉,急匆匆向偏殿走去。

        偏殿之中,“铜尸”陈玄风正盘腿坐在床上,旁边站着冯衡、梅超风、黄蓉等人。

        而“东邪”黄药师正在为徒弟疗伤,陈玄风已经陷入了昏迷。

        “嗯?——”

        郭默一看到陈玄风的脸色,眉头就是一皱,急忙走了上来,直接撕开了陈玄风胸前的衣裳。

        果然,一个黑色的掌印,正印在陈玄风的胸口,掌印周围还冒着丝丝寒气。

        “寒冰绵掌?又是欧阳克吗?”

        “岳父,让我来吧,陈师兄伤痛好医,寒毒难除,还是我来用‘九阳神功’为他驱毒吧。”

        黄药师点了点头,将自己的双掌撤了回来。

        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虽然黄药师竭尽全力,也无法将陈玄风体内的寒毒驱除,最多只是压制在一定区域的经脉里。

        郭默则不然,原本“九阳神功”就是此类“寒冰绵掌”的天然克星,更何况郭默已经到了先天之境,

        如果说先天境界也有分级的话,郭默觉得,方才在他坐上“太庆殿”的宝座之时,境界又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而他所学“归元剑法”那三式,似乎正是对应了先天境界的三个层次。

        当年,在终南山时,郭默其实只领会了第一式“人之初”,而刚刚的突破,他才将第二式“地坤绝”达到了大圆满。

        也就是一刻钟的功夫,郭默慢慢地收回了双手,手心处有一层澹澹的黑霜。

        郭默暗运先天真气,须臾间,那层黑霜就化为了无形。

        “郭……陛下,老陈我对不住你啊——”

        郭默撤回了双掌,陈玄风也清醒了过来。

        看了看眼前的情况,再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就知道自己这条命是捡回来了,伤势也好了七七八八。

        转身看到了郭默,陈玄风急忙从床上跳下来,双膝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大师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这身伤可是欧阳克所为?”

        陈玄风是在西夏保护西夏女帝的,他都重伤如此,那慕容嫣呢?

        原来,慕容克再次变成欧阳克之后,彻底成了丧家之犬,而且还是那种心态失衡的丧家之犬。

        先是到了终南山下,想进入古墓中去夺取寒玉床,夺取未果就出手打伤了孙婆婆。

        之后,又到了中兴府,想怂恿被夺位的前西夏王李睍东山再起,也是无疾而终。

        最终,又到了蒙古人的军中,并自告奋勇进康城去解决完颜康。

        可惜,正遇到游玩至此的老顽童周伯通,最后也铩羽而回。

        蒙古人跟完颜康的人马拼了个两败俱伤之后,孟共率领的“敦武军”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举赶走了蒙古人,也顺势收复了西夏西部的诸多城池。

        而损兵折将的贴木哥和博尔术,则龟缩回了平州,受此打击,博尔术竟一病不起。

        毕竟,博尔术也是六十六岁的人了,一生戎马倥偬,罕有败绩,此次西进大夏两载有余,却损兵折将、毫无建树。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再上沙场的机会了,窝阔台汗在短期之内,更是无法再拿出几万人马供他经略西夏了。

        心事沉重的博尔术,就如风中的残烛一般,仿佛在等待着成吉思汗的召唤。

        欧阳克仗着超人的武功,在“敦武军”进攻蒙古大营之时,就抽身遁走了。

        欧阳克无法抵挡三万“敦武军”,这数万大军,自然也拦不住一位绝顶高手的离开。

        一次次的失败,让穷途末路的欧阳克更加的不甘心,蒙古人指靠不上,李睍也指靠不上,那他就自己来。

        因此,气急败坏的欧阳克再次西进,到达了西凉州,西夏女帝的府上。

        其实,早在一年多前,为了应对欧阳克的出现,郭默就已经做了安排,“锦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西凉州西夏女帝府,有“铜尸”陈玄风、“广宁子”郝大通、“秃鹰”尉迟轩和“开碑掌”雷德四名一流高手守候,而西夏女帝也非泛泛之辈,更是有赵成宇亲率的近三千“虎贲军”存在。

        可惜,几次单枪匹马之后,欧阳克也学精明了,把慕容世家掌握在他手里那几个堂口的残余势力组织了起来。

        以那位慕容尚德为首,聚集了一百多人,这些能活下来的,也算是被血与火淬炼过的。

        除了慕容尚德,此时已经到了二流境界,其他人还真没一个让欧阳克看上眼的。

        不过,要这些人作为炮灰,替自己分担一下压力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就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虽然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是太在乎这个节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