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让人一看便口齿生津

第(1/2)页

待得船一靠岸,两船停靠在一块儿时,袁澄娘带着弟弟袁澄明上了傅家的船,先去拜见了傅先生与傅太太,傅先生不愧是名满天下之人,如明月般高洁,便是蓄着长须,也难掩他身上的气度,一看便知道是胸有沟壑之人;而傅太太满脸慈爱,不再是满脸病容。

        他们夫妻见着袁澄娘与袁澄明过来,都十分的高兴。

        这见面以前的多次见面都不一样,以及是傅先生学生的子女,如今这对如从年画里走出来的一对孩子,已经成了他们夫妻的外孙女与外孙,自然更热情了些。

        傅太太更是掩饰不住心里的欢喜,一把将袁澄明搂入怀里,“过来,让外祖母仔细些瞧瞧我们澄明可好?”

        袁澄明显然还没习惯这么热情的举动,还朝他姐看了一眼,见她姐点了点头,他也天真地露出笑脸来,“见过外祖父,外祖母。”

        这声音,脆生生的,还带着软软的童稚声,叫人瞬间软了心肠,更何况傅太太这般盼着孩子的人,更是心软得一塌糊涂,“好好好,乖哥儿,乖哥儿。”

        她这一抱,傅先生笑看着她,“你可别吓着哥儿了。”

        傅太太摇头,“我如何吓得?我是疼都疼不过来。”她女儿如今是身子骨好了些,但是于子嗣到底是有碍,将来指不定并不能有一子半女,这对孩子就是他们夫妻的亲外孙与亲外孙女了。若非傅莺于子嗣上有碍,岂能于亲事上耽搁了这么些年,还差点成了二皇子妃。这若真成了二皇子妃,没有子嗣,将来又如何自处,皇家又不是寻常百姓家。

        这边袁澄娘也盈盈福礼,乖巧地称道“五娘拜见外祖父,外祖母。”

        这边儿傅先生连忙叫起,“快起来,五娘,快起来。”

        傅太太更是将腕间最心爱的镯子脱了下来,亲自戴在袁澄娘腕间,瞧着那白嫩的手腕衬着那梅花图案的镂空纯金镯子,不由笑眯了眼睛。

        “谢外祖母。”袁澄娘从善如流地起来,“外祖父,外祖母,在船上可好?”

        傅先生连忙回道“还好还好,都好。”

        袁澄娘将自岸上的新鲜桔子让紫藤呈上去,“这是爹爹亲自岸上买的桔子,让我带过来给二老尝个鲜,这桔子皮放在鼻间,还能防晕船呢。”

        桔子又红又大,个个晶亮饱满,让人一看便口齿生津。

        傅先生与傅太太相视一眼,傅太太掩袖而笑,“莺儿在里面等着你呢,进去吧?”

        袁澄娘闻言,又是规规矩矩地一行礼,才往里面走,走之前看了一眼她弟弟袁澄明,见着那小胖子弟弟欢快地待在二老面前,她心里头也踏实了些。

        待得进了船舱,见着傅莺,袁澄娘是满心欢喜,不管张五姑娘还是季大姑娘都好,真的还不如傅莺嫁给她爹,只是她心里头更清楚,傅莺嫁与她爹,的的确确算是下嫁了,又是续弦。只是她心里头按捺不住这份欢喜,“小师姑,可好些了没?”

        望着这粉雕玉琢般的小姑娘,傅莺先前就只将她当成小孩子看待,如今便不同了,当作是继女看待,她深知自己身子骨难以孕育子女,如今便有了一子一女,已经让她心里都满足了。“好了些,多亏你送过来的腌梅子,才叫我好些。”

        袁澄娘并不将这功劳往身上揽,娇俏道“要不是顾妈妈准备的仔细,我也不晓得有晕船这回事,还是头回坐船呢,小师姑可看过这河道,我瞧着这河道壮观得很呢,每每落日时分,天边便一派血红之色,都映在河面呢。”

        她的娇俏令傅莺格外的羡慕,微点了点头,“昨日日吃了几个腌梅子,着实是看了回落日,跟你说的一模一样,美极了。”

        袁澄娘拉着傅莺的手,小脸便认真严肃了起来,“小师姑,今后我跟弟弟都得叫你母亲了。”

        此话一出,傅莺瞬间羞红了脸,纤纤玉手点向袁澄娘的脑门,娇嗔道“你呀,鬼灵精……”

        袁澄娘却觉得幸福了许多,身为子女,自是不能见着父亲袁三爷一人孤老,他身边总要有个女人照顾,总不能让个姨娘通房之类的女人照顾,今后若是袁三爷有幸高中,难不成还让个姨娘出来招待人吗?岂不是要得罪人了!

        这一路前往江南,和和乐乐。

        袁三爷亲自送傅先生一家先到了傅家祖宅,待得傅家东西全搬了进去,他才带着一对子女回了袁家祖宅。袁家也就忠勇侯这支有出息,算得上得大出息,便是袁家的族长也是敬着忠勇侯三分。收到老忠勇侯来信,族长自是喜不自胜,虽说袁三爷是老忠勇侯庶子,但也是袁家子弟,如今这袁三爷又攀上了傅先生之女,更是让袁家祖宅里听说傅先生名头的族人艳羡不已。

        袁三爷这一回,族长就让族里的人过来相迎,而他是与老忠勇侯同辈,自然要顾及身份不便前去相迎。这一迎,直到近午时才迎到袁三爷回袁家祖地,见着袁三爷骑着马走在最前头,后面跟着三辆马车,有几分荣归故里的景象。

        袁家祖宅的人一见着袁三爷便热络了起来,一改先头等得不耐烦的态度,同辈的都纷纷上来相迎,这些同辈的堂兄弟,袁三爷大都是认得,个个儿地都打了招呼,他与侯府的两位兄长还有四弟都不同,他们几个从未回过袁家祖宅,他不止是回了,还在祖宅住了几年。

        那时候,他只是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庶子,不被人所看重,直到他一举中了秀才,才稍得了些族人的另眼看待,因着侯夫人之故,同辈的族兄与族弟也不敢太与他交好,后来他便回了京城,除了每年收租交账才回得一次祖宅之外,平日里是绝不回来。

        一张张热络的面孔,面都没变,变的只是表情,袁三爷经过这些年,于这些虚的早就看透了,并不以为然,让马车进得庄里,待得马车停稳了,才让女儿袁澄娘与儿子袁澄明下得马车来。

        袁澄娘还是头回江南祖宅,下得马车里头一次见到这么多族人,颇有些意外,上辈子她所认识的袁家人便是忠勇侯府之人,至于这些族人,那是从未见过。

        她到是还能镇定些,到是袁澄明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围着他,就往她身边躲。

        袁三爷见着此景,连忙作揖到底,“列位族兄,列位嫂子,烦请回去,待得我这边儿收拾一下便上门拜访,可好?”

        他这么一出声,所有人都只得悻悻然地离开,离开之前还多看了几眼她的马车,个个眼里有点亮,觉得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很值钱,只是谁也没敢开口问,到是不舍地离开。

        “三爷,三爷。”守着祖宅的正是林福的亲爹,他两鬓微白,人到还精神,见得袁三爷回来,不由喜出望外,“三爷您可回来了,侯爷早就吩咐过了您要回来的事,老奴就天天儿地盼着三爷您回来呢。”

        袁三爷连忙将他扶起来,唤林福过来,“快将你爹扶回去,让他歇着,如今你也要成亲了,可得好好地待森伯。”他在祖宅那些年,要不是有林伯照顾着他,他哪里能好好儿地去考了秀才。

        林福忙将林伯扶起来,未说话这眼泪就流了,他是自小便跟着袁三爷,“爹,跟儿子走,儿子扶您回去。”

        岂料林伯端的是好力气,非不走,这脾气劲儿便上头了,“你们是不是都觉着我老了,不让我干活了?我的力气还有的是,哪里能歇了?”

        这话的声音到是重得很,偏林伯半点都不觉得,已经有点耳背的他还觉得自己的声音跟平时一样。

        袁澄娘看着这位林伯,也没有多少印象,到是见着差点被那么多热情族人吓着的袁澄明已经悄悄地从她的身后走出来,张大圆溜溜的眼睛瞧着林伯,还半歪了脑袋。

        “阿姐——”他轻轻地叫着袁澄娘,仿佛只有袁澄娘懂他的意思。

        袁澄娘捏捏他的手,“这是林伯。”

        袁澄明上前一步,叫了一声,“林伯。”

        林伯听得那小孩子的声音,不由得一回头,见着袁三爷身边站着的一子一女,女儿便是袁五娘,那儿子、那儿子便三哥儿袁澄明,他立时就眼睛都亮了,几乎就蹲在袁澄明面前,“是少爷?是少爷?三爷,是少爷?”

        他一连问好几遍,都得到袁三爷的肯定,不由得眼眶都湿了。

        林伯迫不及待道“三爷快去给袁家的烈祖烈宗门上炷香,三爷快去,如今三爷也有了子嗣,真是老天开眼,老天开眼……”他边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连忙用手胡乱地抹去。

        袁澄娘站在一边,看着她爹爹袁三爷被拉去袁家的宗祠,这江南的秋天着实有些冷了。时人都是如此,儿子才是继承香火之人,而女儿呢,嫁出去的女儿则如泼出去的水。

        林福颇有些不自在地看向五姑娘,见五姑娘站在原处没有走动,不由得看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