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无心插柳被惦记

第(1/2)页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怒吼!黄河在怒吼!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好汉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雄……

        李青衫挺胸昂首,腰脊挺得笔挺,激昂的歌声不断从他喉咙里迸发出来。固然从未练习过声乐,但他有一副自然铁肺,气味铿锵有力,还有发自心底的强烈情绪,也是最强的自然沾染器。

        这首歌沾染力如此强,短短几句歌词才唱出来,立即渲染出一幅华夏儿女抗击外敌、守卫祖国的壮丽画面。

        文娱运动室里的“学生们”瞬间被歌曲吸引住,一个个不自觉的站了起来,纷纷走向门口、窗口,聚精会神得听下往。

        讲台上的金季仁却有些冷静,在固执的职业病把持下,他无法自控地催动大脑,开端分析着这首突如其来的歌曲。

        “歌词直白白浅易,却蕴意高深,赋予了宏大的象征意义。曲子节奏明快豪放、铿锵有力,就算在主旋律里也是上上之选。总而言之,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主旋律精品。只是这么好的作品,为何我从未听过?”

        金季仁的怀疑之中,还有对李青衫的挑剔,“唱法太粗糙了,简直就是一声吼。而且从结构上来推断,这首曲子似乎不是独唱作品?”

        就在这时,李青衫已经唱完这首歌的第一阙,也从他的记忆空间解析出这首曲子的所有信息。在第二阙开真个时候,也放开歌喉,同时参加歌颂队列。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怒吼!黄河在怒吼!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李青衫的浑厚低沉,的清越纯粹,两人的声音如齐头并进的飞鸟,在云霄中穿越飞行,时而交错回旋,时而振翅奋越,一点点不歌曲推动到更完善的境界。

        到了第三阙时,李青衫已经彻底完整放开,歌喉按照记忆中的曲调节奏,添加了合唱、轮唱的技巧变更,和配合得巧到毫巅。

        只听两人声音此起彼伏,声声回环相扣,层层峰峦叠嶂,恰似九天倒悬黄河浪,波涛滚滚不可挡,完善展现出这首歌蕴含的精气力魄。

        “守卫故乡!守卫黄河!守卫华北!守卫全中国——”

        李青衫和唱罢三阙歌,全场安静无声,数秒钟后,忽然又爆发出震天阶的掌声和喝彩。

        “好歌!唱到我心坎里了!”

        “好一首赞歌,让我想起当年的战斗岁。现在我感到还能再打十个、八个敌人!”

        “这首歌必须献给我的战友!我的故乡!我的祖国!”

        现场的病友观众喝彩着,拼命鼓掌,一个个拍红了手掌。有些人太过感性,甚至眼眶都红了。

        “谢谢,谢谢大家爱好。”

        李青衫还是第一次演唱,没想到会有这么热烈的反响,立即连连弯腰回礼。也有些害羞,躲在自家老哥背后,默默随着谢礼。

        很久后,掌声和喝彩声才停下来。金季仁挤出大门,看向李青衫眼力布满赞美,问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守卫黄河。”李青衫脱口而出,报出脑海里的名字。

        “好!好一个守卫黄河,这是我二十年来听过最好的作品。”金季仁赞叹一声,又问道:“这首歌是你写的?”

        “不,不是我写的!”李青衫断然否定,努力想了想,才记起一些含混信息,持续说道:“作曲是冼星海先生,作词是光未然先生。”

        金季仁闻言一愣,冼星海、光未然这两个名字太陌生了,他竟然没有半点印象。

        金季仁是个资深学院派音乐人,他身为新朝国立音乐学院毕生教授,同时是新朝曲艺版权委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