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江鱼

第(1/2)页

  护卫头领盘算着回头得把袁弘德所说的这番睿智的话转述给他家大人听。

  他们并非公主府亲兵,而是户部的守卫兵。

  户部管着天下税银,自己有一队守卫营。

  如今户部尚书由次辅秦鹤兼任,秦鹤,字九皋,松江人士,乃是天下闻名的计相。

  最先提出从晋地和江南往鲁地周边等黄泛区移民的就是九皋先生。

  汉阳公主的封地就是这些区域,朝中另一个次辅,工部尚书杨国魁从中牵头,移民政令的推行得到汉阳公主府鼎力支持。

  三方合作融洽,也就有了这次棉花种植的再次合作。

  禹麟他们三兄弟听着袁弘德的话,似懂非懂,他们娘却听懂了。

  可不就是这个理?

  晚上各自去歇息,袁明珠看到她曾祖父拿着匕首对着灯光在看。

  匕首的锋刃闪着冷光。

  袁伯驹:“这种镶宝匕首,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吧?”

  虽然不知道被撬下来的宝石的品质,但是只这把匕首本身,和它的镶嵌工艺本身,就不是凡品。

  袁弘德看了,指着匕首根部,“你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字?”

  袁伯驹三个传看了。

  袁伯驹:“像是润字。”

  袁明珠也觉得是个润字。

  他们自晋地而来,很容易联想到晋王世子,袁明珠压低声音说:“晋王世子表字就是这个吧?”

  爷儿几个面色凝重。

  韩家小叔做工的那艘“昌隆号”,就是打捞起吕南的那艘船,现在他们家又出现一把刻着晋王世子表字的匕首。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袁弘德把匕首收起来:“睡吧!”

  这个话题太危险了,不能再谈论了。

  第二天一早,按照之前安排今日该乘车往邗江方向,去码头乘船。

  官府在码头给他们安排了一艘官船。

  袁明珠拿青盐擦着牙,含含糊糊的说:“匕首我拿着玩,不伤人,曾祖父就给我吧!”

  袁弘德:“好好刷牙,刷牙的时候别说话。”

  护卫头领卢秀雁听着袁弘德只说让好好刷牙,并没有拒绝,就知道又有变化,又妥协了。

  正想着有变化,接着就有更大的变化。

  袁明珠把牙刷好,“呼噜噜”漱了口,拉着她曾祖父:“曾祖父你去问问这上头的宝石哪里去了,找回来再给我镶嵌上去。”

  袁弘德帮她绑着头发:“嗯!”

  卢秀雁:这哪里是曾孙子,分明就是祖宗。

  又感慨着:大丈夫也难免儿女情长。

  袁弘德招手让禹麟过来,问他:“这把匕首从何而来?”

  “我小叔跑船回来拿回来的。”

  匕首是韩家小叔拿回来的,拿回来以后因为家里急需用钱,就把外鞘上头的宝石撬了下来拿去典当。

  匕首就留在家里。

  证实了匕首确实是从昌隆号上得来,袁弘德未动声色,又问:“当得死当还是活当?”

  一般还要赎回来的东西会当活当,得的银子要比当成死当的少。

  禹麟也不知道,去问他娘。

  禹麟娘把手擦干:“我也不知道,不过当票还在,你拿给袁先生看看。”

  把当票找出来交给他。

  袁弘德看过,除了几颗宝石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