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荣河战役(三)

第(1/2)页

“据我的斥候小队长说,在河岸西侧的三个窄狭渡口的确有对方的重兵集结,他们也料定了我们必要从这三个渡口分渡。

        但是三个渡口上下相隔距离近四十里,其中,最左侧的渡口与居中渡口相距近二十五里,可见,敌人战线拖得很长,给我们集中全部力量进行突击的可趁之机。这是其一。

        其二,除了居中渡口以外,其他两个渡口各色军旗相互混杂,并且营地驻扎也是大大小小不一而且距离很远,而不是驻在一个统一的大营之内。各个营地与相邻营地的士兵之间也很陌生,各不往来,甚至,偶而还能看到有士兵相互争吵谩骂,甚至有群殴现象发生。

        虽然这不是判断敌军内部存在矛盾的主要标准,可这足见他们并不是隶属于同一个战斗单位,依此判断,他们在指挥系统上不能做到十足的连贯、统一、有效。如果不能令行禁止,军令畅无阻,并且自恃勇力、骄悍自大,那就会给我们从某处渡口突围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暂时的混乱和组织通讯能力相对较差击溃他们。

        其三,就是具体的战术问题。强攻、硬打、偷袭,都可行,但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我的建议是扰袭,充分利用他们不敢擅自渡河主动出击的弱点,不分昼夜、不停地骚扰他们,不断地制造我们要渡河的假象,虚虚实实,使敌人精神高度紧张而后转为司空见惯,最后利用他们的麻痹大意心理,瞅准时机,果断出击,干净利落地将他们击溃。

        我说完了,请大将军指正,请各位将领商议。亦星稳重从容同时又有理有据地将这一番话讲完,登时博得全场所有高层军官的喝采。

        想来想去,人人都觉得这个战略实在太棒了,为什么自己没想到这些呢?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人家亦星是谁?那可是光明军的总参谋长,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能坐到这样的位置上?

        雷克微笑着点头,赞许地看了亦星,这个年轻的智者说出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后者正襟危坐,腰板挺得笔直,军人的风采中透着股文臣的儒雅,这样的风标气度更令人折服。

        “我同意亦星的看法,他和我想的完全一致。当然,这一切也是建立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之上。好,就按计划行事。不过,我要补充的一点是,”说到这里,雷克的脸色肃穆下来,带着一股冲天毅然决然之气。

        “我们,不仅要突围出去,还要击退他们、击溃他们。因为,我们后方便是四十万子民,是必须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四十万子民,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更不能丢下对我们满腔希望的子民夺路而逃,那将是我光明军永生永世的耻辱!”

        众人豁地站起,右拳击胸,“谨遵将谕!”共同做出了最庄严的保证。

        第二光明帝国史书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荣河军机会议至此悄声结束。这也是光明军组建以来第一次大兵团做战告捷的一个经典战例,被载入了光明军校教科书广为流传,

        其实做为狮国的第二号人物,荣达根本没将这些卑微如泥土的贱民放在眼里,如果不是在野心的逼促下,他根本不可能亲自来淌这趟混水。

        在他心底,这些贱民们只不过是一群待割的草芥,只要他的十几万大军一个冲错,便会灰飞烟灭。所以,骄傲自大之间,他甚至连个斥侯队都未派过岸去偷偷侦察一下敌情,对于敌人情况,他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说,干脆就是不想知道。

        当然,雷克的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