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翻身

第(1/2)页

为什么突然想赚钱?

        其实谁不爱钱,赚钱的想法一直在范晶晶的心里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她带着这么多的知识来到了大唐,总觉得必须要分一点利润给大唐的人民百姓。

        但是当她分了很多给大唐人民百姓,最后却发觉,大唐人民的改善没有想象的多。

        这时候范晶晶就觉得必须要集中精力来发展。

        范晶晶觉得很多时候人们不能够做成的事情,都是因为公共设施不足,而公共设施不足,其实就会引起人们的惰性。

        尤其是交通阻碍了人们把物资向外运送的可能。

        商人也很重要,但是人们却大多鄙视商人。

        也就让农民即使想办法生产,也没有办法把更多的产品卖出去,顶多获得饱足。

        但是,有的时候农民的土地,很可能被地方的大财主拿走。

        毕竟如果是平民百姓,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活的依靠,陷入无法处理的困难。

        必须跟大财主借钱,而跟大财主借钱,往往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只能够一借再借,借到不能够借,最后土地卖掉成为佃农。

        成为佃农,或许就能够受到大财主的照顾,毕竟如果佃农都经活不下去,要去找死,地主的田地,就没有办法带来收益。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力非常的短缺,并没有人力过多的问题,所以对于人力还是比较看重的。

        因为人力缺少的时候,拥有田地的地主,往往必须招募外面的人力进来,为了招募人,必须给人们更好的福利,而这福利也不需要比别人多太多,只要比人家好一点,就会吸引别人来到他的田地帮他耕种。

        在大唐时代,人力缺乏的状况使大部分的地主都是一个好地主,就算你缺钱他还是会借给你,只是没有办法让人过得非常的富足。

        吃饱肚子甚至有多余的钱财那也不可能。

        家里有什么事情,地主还会派人来帮忙,所以达成了一个和谐的乡村景象。

        但是如果你有什么特别的想要发展,而不依赖地主乖乖的种田,那么你在地主的眼中就是没有价值的人。

        没有价值的人,地主可能就不会依照和谐友爱的原理,来照顾你了。

        范晶晶发觉,不管做任何的农具改变,其实最先受益的都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这些地主老财。

        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钱,购置这些先进的工具。

        所以想照顾人民百姓,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免费,但是范晶晶又没有钱,怎么能够免费呢?

        所以范晶晶才注意到,其实让范家庄园变得更为富有,更为庞大是有必要的。

        只有范家庄园更为富有,更有为庞大,才有钱去资助这些没有钱改变自己的人。

        只要有机会改变自己,大部分的人只要不是太偷懒,都会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不会再跟以前过得一样穷苦。

        但是这笔钱真的需要很多,多到连收集天下财富的朝廷都办不到。

        朝廷虽然从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