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摄政王 、斩蛇剑

第(1/2)页

汉灵帝惊惧交加,朝堂之上大骂小黄门蹇硕,将他撤职斩首,引得士族宦官,人人自危。又连给袁歌发了三道圣旨,要求他立刻赶回洛阳,主持防御事宜。

        如今的汉灵帝犹若热锅上的蚂蚁,连后宫都不去了,就等着袁歌回来主持大局,保护他的安全。

        在他看来,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要么是酒囊饭袋,毫无作用,要么狼子野心,觊觎他的皇位,唯有袁歌打仗的能力天下第一,又对他忠心可鉴日月。

        袁歌看到情报,颇为无语,这还没到十八路诸侯讨董呢,居然就开始明争暗斗了,等到了那时,岂不是真要打起来了?

        朱隽的死,让袁歌颇为惋惜,这位当初在并州,对他还是颇为照顾的,能力也不错,论带兵打仗,细节调度,卢植、朱隽、皇甫嵩三将,确实是大汉朝廷最后的明珠了。

        没有热闹看,袁歌又不想把自己的这点家底败光,一边咒骂,一边命令部队调转方向,回转洛阳。

        经此一役,司州以外,将彻底沦为黄巾军的势力范围,大汉朝廷再不作为,真的命不久矣。

        他还计划抓住张角的女儿张宁好好调教呢,若是让黄巾统一了,岂还有他容身之地?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一向镇定的袁歌不镇定起来,历史上的黄巾军可没有这么猛啊!他需要尽快回到洛阳,找人了解下具体情况,给他点时间,也许真的能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袁歌突然有些后悔当初将张宁得罪得那么死了,早知道黄巾军这么给力,这神威将军他不当了,去黄巾那里混个渠帅也不错,就不必像现在这样,劳心劳力地匡扶汉室了。

        所幸袁歌收到消息还算及时,回洛阳的路上没有遇到阻拦,全速行军之下,一周后回到了洛阳。

        文鸯得到消息后,最近做事有些心不在焉,他父亲是扬州州牧,大汉朝廷选择退守洛阳,他父亲面对黄巾,仅凭一洲之力又如何能挡得住。

        若选择归顺黄巾,父子两人处于不同阵营,又岂能避免当权者的忌惮。袁歌当时告诉文鸯,可以让他带兵自行离去,这样袁歌也好带着一万轻骑迅速赶回洛阳。

        只不过文鸯拒绝了,按他的话来讲,文家世代忠烈,他父亲宁愿战死,也不会归顺黄巾,让袁歌大可放心。国难当头,他若是当了逃兵,逃回扬州,会被他父亲打死的。

        见他如此,袁歌也就没有再劝,面对大势已成的黄巾,他手头能多一些力量,自然是极好的。

        刚一回到洛阳,袁歌便像上次到洛阳一样,接到了汉灵帝的召见,不过心境却完全不同。

        上一次,他是被张宁算计,走投无路,不得不来洛阳自证清白,虽说意外收获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可来洛阳路上,他心里的煎熬是真真切切经历过的。

        这一次,他在大汉风雨飘摇之际,被汉灵帝召回洛阳,则是众望所归,回去后必然所有权柄握在手中,说一不二。

        朝堂之上,汉灵帝的神色又憔悴了许多,看到袁歌归来,才又振奋了一些,走下龙椅,抓着袁歌的手道:“爱卿,这次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