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高顺立威

第(1/2)页

对于张辽之事,除了等待之外,袁歌还特意派人前往并州南部的河南附近,想要寻找传说中的神医华佗带回来给张辽看病。

        多管齐下,就算这次没能用得上华佗,有这样一位神医在,总会安心一些。

        这位神医喜欢云游天下,行踪不定,很难寻找,哪怕袁歌曾经对此有过研究,可也只能知道他如今应该在河南附近行医,具体的地点却是无从考究。

        不过华佗既然是游医,而非隐居,那就有迹可循,到当地打听一下,总能找到他的踪迹。

        张辽的事情告一段落,袁歌需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雍州方向皇甫嵩随时可能坚持不住,到时便需要他带兵支援。

        草原上能起到作用的只有骑兵,而袁歌麾下的骑兵只剩下两万六千,虽然也不是个小数字,可和动辄几十万骑的西羌比,还是差了许多。

        以少胜多的战役固然经典,可若非实在没办法,谁又愿意将自己和麾下的将士置身险地,谁不希望能够用优势兵力直接碾压呢?

        生活不是小说,绝地求生,峰回路转看起来固然爽快,可当事人却需要实实在在地接受生与死的考验。

        袁歌自问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不喜欢去追求什么极限挑战,更不想整日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体验所谓的惊险刺激。

        他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淡淡过一生,名声于我如浮云,只羡鸳鸯不羡仙。

        因此,扩军的工作势在必行。

        这一次,袁歌计划直接将骑兵扩军至十万,反正朝廷已经放开了对地方军队数量的限制,只要有能力,征再多兵也没事。

        并州地处西北边境,民风彪悍,又刚经历了对西羌三部的大战,老百姓的参军意愿极高,想要征召十万人轻而易举。

        粮草方面有些紧张,不过袁歌心中已有解决的办法。

        并州现在外部危机已经暂时解决,内部三三两两的黄巾也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可以说是大汉境内除洛阳外最太平的地方了!

        没有战事,正好可以让丁原把他征召的十万屯田兵拉出来开垦荒地,趁着最后的播种季节把冬小麦种下,来年春天就不会再为粮食发愁了。

        至于明年春天之前的这段时间,就需要靠之前的储备了。并州毕竟是边关要地,储备了不少军粮,此时正好可以拿出来应急。

        除此之外,袁歌组建军队为朝廷分忧,朝廷也不可能毫无表示,申请一批粮草甲胃还是没问题的,这个也交给丁原去做。

        毕竟丁原才是并州官最大的,是袁歌的主公,得让他有些存在感。

        不然若是丁原听人挑拨,觉得袁歌拥兵自重,功高震主,然后给他穿小鞋就很不愉快了,哪怕袁歌确实有这个想法。

        升级到中级谋士后,改变效忠对象就需要1000点谋略点了,完全是个天文数字。

        就算袁歌哪天攒够了,也舍不得花在这方面啊,1000谋略点能买20张神威符,想想就很心疼。

        组建骑兵,除了兵员和粮草外,最重要的还是战马,并州还好一些,中原地区的战马则贵得要命,想组建骑兵完全就是烧钱。

        这方面袁歌也已有了打算,虽说出了点意外,但问题不大。

        他本来是计划派张辽带军去西羌境内劫掠战马的,顺便再打击一下剩下的西羌中小部落,防止他们死灰复燃。

        打了胜仗,没理由不收取战利品,现在原本西羌三部统治的区域,就是并州的后花园,根本没有任何军事力量能够威胁到袁歌手上的这两万六千骑兵。

        不仅是战马,羌人的财宝,女人统统都要带回来,财宝纳入自己口袋,羌人女子则赏赐给有功的将士,让她们为汉人生儿育女,同化为汉族百姓。

        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天灾,导致人口锐减,袁歌现在为未来多储备些人口总是没错的。

        若是羌人中有什么长的漂亮的公主之类的,还能拿来暖被窝,不过想到家中有吕绮玲这头母老虎,袁歌觉得还是孝敬给岳父大人比较好!

        给吕布多纳几房小妾,以后他自己想要纳妾的时候,吕布应该就不好意思责备他了吧!

        进入西羌劫掠战马及人口的人选,袁歌本来计划的是张辽,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想了想,还是让张扬去吧,再带上曹性,赫萌,成廉,候成几人,应付残存的羌人贼寇应该足够了!

        “走吧,跟我去仲达那里看看!”

        (有关三国的史料中均没有提及高顺的字,有人推测,一是高顺无字,而是因与当权者重字而避讳不谈。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在本书中为高顺取“仲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