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夺人先声

第(1/2)页

后宅之中,陈文珺正在做着出嫁前的最后准备。

        到处是喜庆的红色,虽然以陈文珺的性格,大红大绿这样的恶俗颜色平时是见不得她闺房的门,可是现在也是由不得她,千百年下形成的规矩和习俗便是如此。

        两个喜娘口角含线,两手不停的在陈文珺的鬓角处穿梭,将那些代表是闺中女儿的绒毛给绞掉,显露出白皙光洁的皮肤。

        再将头发上挽成髻,配上身上大红色的袍服,一个新娘子形象的美丽少女便是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两个姐姐早就嫁为人妇,少不得此时要拿小妹打趣。

        “吉时良至,中山王应该快到了。”

        两个喜娘,还有一群丫鬟都将随陈文珺一并出府,喜娘是负责和中山王府的人对接,布置新房,撒帐子,说吉利话,这些事都是陈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照做就可以了。

        两个姐姐,在此时却是将陈文珺拉到一边说悄悄话,无非是教导一些床枕之上的事情,陈文珺已经得了母亲教诲,并且看过枕边书,此时还是面红过耳,羞不可抑。

        至于中山王,当然不会有人教导他,而且谁都知道徐子先已经纳了个妾,这些事当然是无需再教导了。

        “外间已经有欢呼声了。”

        另一个喜娘凑到窗前看,在内宅当然看不到什么,不过紧接着有小厮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拍手道“抬彩礼的队伍已经进坊门了,很快到门口。侯爷问,是不是准备好了,一会儿中山王过来,要请小姐到前厅行礼。”

        “听说挑彩礼的队伍,从坊门一直到东门哩。”

        “最少有十几万人在街上瞧热闹,整个福州的人怕都是跑出来了。”

        “了不起啊,三小姐这场婚事,怕是要够人说上二十年。”

        仆妇们多半是三四十左右的年龄,最为八卦,谈起外间的热闹和传言来,也是津津乐道,连手头的活计都忘了。

        陈文珺面颊微烫,心中充满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这一场婚事,很明显有替中山王府造势的目的,陈文珺冰雪聪明,不要人说就相当明白。

        但她也是知道,这其中也有徐子先一定要将自己风风光光接过去的原意……此前的若干次通信中,徐子先就相当坚决的讲述过自己的想法。

        曾经在岐州的过往,懵懂的好感,那个曾经很顽皮的半大小子,在父亲徐应宾兵败后阴郁的神情,眼中孤傲的眼神……过往的一切象是走马灯一样在陈文珺的眼前晃过……

        陈文珺轻轻吁了口气,眼神中充满柔情,甚至有一丝妩媚之色。

        不管怎样,她要嫁过曾经的南安侯府,现在中山王府了。

        徐子先说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有替先祖复仇,有自保之意,但相当多的努力是为了能把陈文珺娶回家。

        说那句话的时候,徐子先眼中充满着决绝之意。

        陈文珺不知道两世之事,也不知道徐子先失去自己之后的痛苦,更不知道她曾经经历的苦痛。现在的她,只是满怀欣喜,等着出嫁的新娘子。

        ……

        “还真是麻烦……”徐子先在东门外等了两刻钟多的时间,挑担才全部从东门进入,时间是肯定超过了闭门的时辰了,不过守门的禁军或是厢军武官,谁会拿这一点小事来质问中山王?

        吐了口气之后,徐子先才策马向前,文官之中,只有李仪和方少群两人跟随,其余人等,不是留在东藩主持下一步的工商农牧之事。

        尽管两世为人,两世都经历颇多,但一想到将要迎娶陈文珺时,徐子先的内心也不无波动,甚至有相当激动的感觉。

        可能只有两世为人,执著于某种事物的人才会理解徐子先此时此刻的心情。

        “大王要摆开场面,就只能忍受眼下的麻烦了。”方少群其实和徐子先一样,都不喜欢眼前这种过于热闹和浮华的场面。

        他策马到徐子先身边,用折扇点点城门内狂热的人群,轻笑道“这些人,因为大王的战功和武力而依存崇拜,若是大王打了场败仗,损了声望,跑过来丢臭鸡蛋的,也还是他们。”

        “我倒不是太过悲观,”徐子先不动声色的道“百姓心中自是有杆称。”

        “或许吧。”方少群微微一笑,不与徐子先争执。

        早前这个刘知远的幕僚身上还有不少狂狷之气,有种目无余子的狷狂,现在却是已经收敛多了。

        徐子先入城之时,守城门的厢军将领已经迎了过来,脸上满是诚挚的笑容。

        这人应该是齐王的旧部,很有可能在赵王麾下受了排挤,不被重用,今时此日,看到已经被任为副大都督的中山王,脸上的笑容已经充份的绽放出来。

        方少群挤了挤眼,做了个鬼脸,故意落后了半个马身。

        这样的被万民拥戴,官吏将佐欢迎的场面,当然只能由中山王一个人接受。

        徐子先将马鞭往厢军武官的肩膀上略搭了搭,说道“你叫李俨,我在齐王府见过你。回头你下了值,可以到我府里喝酒。”

        李俨感动的几乎要哭出来,他不过是个营指挥级别的厢军武官,在满是权贵的福州城里就是芝麻绿豆式的小官,齐王府他能去,不过是因为是齐王的老部下,而不是官职资历。

        李俨带着哭腔道“下官却是没有想到,大王居然还记得下官,回头下值,下官一定去王府讨杯水酒喝。”

        徐子先略点点头,说道“莫带什么礼,我甚么都不缺,人来了就好。”

        李俨赶紧躬身拱手,说些感激的话语,待他抬头时,徐子先已经策马离开了。

        四周的禁军,厢军,还有一些围拢在城门处的百姓都看到这一幕,很多人交头结耳,对李俨颇感羡慕,同时有人也是道“好久不见中山王,此前就记得身形高大,脸白,长相不俊也不丑,就象个寻常的后生。这一次再看,不同了,不同了。”

        这人不说哪里不同,其实倒不是卖关子,而是真的形容不出。

        有人接话道“是不是留了胡须的原故?”

        那人沉吟道“也不尽然……”

        男子蓄须,在这个时代无须大惊小怪,徐子先毕竟年轻,此前病重,缺人服待,他自己当然也不会剃须,时间久了便留了满脸的虬髯,看起来人成熟稳重了许多。

        不过这显然不是最要紧的原因,只是各人都说不出来。

        还是有个中年男子,笑吟吟的道“此前的中山王,神情气质还显稚嫩,甚至有些文气。此次入城,虬髯满面,顾盼自雄,两眼瞟向四周时,眼神如有电光,令人不敢逼视。其神态自若而又有王霸之气,面色深沉而有仁德之风,举手投足,俱有威严气息……确实是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说的好。”此前说话的人击掌赞道“不愧是郑先生,报社主编,说话比咱们老粗就是好使的多。”

        说话的正是郑明远,城门口中山王带队入城,彩礼挑子先行,轰动全城,这样的大事报纸要是不登,怕也就是没有办下去的必要了。

        郑明远不仅自己跑过来,还带了诸多部属,分散在城中各处采访。

        其余的各家报纸,也多半是如此行事,一定要抢着报道这福州城中近来最热闹的这一桩大事情。

        郑明远刚说完不久,便是看到魏翼策马过来,当下大喜,走了几步迎上去,拉着马笼头,对魏翼笑道“燕客,想来你是要全程陪同中山王,先到昌文侯府,再到中山王府,没有人带着未必进的去,这事我就拜托你了。”

        魏翼还是秀才时,凭着家族的关系进了报纸谋事,郑明远对他很是照顾,双方相处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