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团结和冲突

第(1/2)页

棉田已经开到十五万亩左右,主要还是因为大牲口的数量足够。

        牛已经买到极致了,整个福建路的水车也不会超过一万头,这年头牛的数量稀少,珍贵,从官府禁杀健牛,不准吃牛肉的规定便是看的出来。

        猪羊鸡鸭,随意食用,马也可以,只是马贵无人食用,骡子,毛驴,却是有人养着专门杀肉吃的。

        只有牛,不管是什么目的,杀了吃肉就是不行。

        只有当牛老死或病死,才能剥皮杀肉,给想吃牛肉的人打打牙祭,这肉当然相当昂贵。

        水浒传里,到处是吃牛肉的记录,这是有意为之,江湖豪杰,就是故意犯官府的禁令。现实生活中,反而是不存在的情形。

        有很多牛,是福二,灵一,灵二等各艘修补好了的船只,到浙江,江陵一带购买,路程遥远,牛在海上不适应,下了船到岛上死了好几批,太不合算了。

        好在是马买的极多,六千多匹骡马,双马或双骡套好,一天深耕几十亩地是很轻松的事情。

        华夏在汉时土地辽阔,且水田少,旱作物多,所以马耕还是主流,到了隋唐之后,稻田范围大幅度扩大,牛耕就成了主流,马耕已经接近被淘汰。

        而欧洲,因为地广人稀,土地人均占有率高,加上一直种植小麦和燕麦等旱地作物,所以始终以马耕。

        另外就是,华夏人口多,一旦王朝鼎定,天下太平,要不多久土地兼并就是会相当的严重,人均土地不足,养马的消耗却是比牛要大的多,虽然马耕作的效率是牛的四倍,但是,哪有那么多地给马去耕?

        还有就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重马蹄铁,新式铁制轭挽使马匹耕地获得了更高的效率。

        马种的不同,也有相当大的原因。

        欧洲马不耐久驰,忍受力差,但在耕作上欧洲马有很强的优势,高大,沉重,爆发力强,比起华夏以低矮,忍耐力强,可以长途奔袭,但冲击力,爆发力差的蒙古马,欧洲马就要强很多。

        就算有很多不便,徐子先还是下定了马耕的决心。

        从结果来看,马耕的效果也确实是比牛耕要快的多,强的多。

        既然没有高头大马,就以双马耕作,效率一样极快,两马一轭,精铁制的轭挽,加上重蹄铁,马匹在荒地中飞破浪一般飞奔,往往一天就能开出好几十亩地出来。

        从二月到四月,两个月时间开了十来万亩棉田,并且全部出苗,这个成绩,令得昌文侯府相当满意,到最后人们才明白了徐子先大量买牛,但也坚持买更多的骡子和马匹的原因。

        轭挽是在南安就由傅谦试制出来,并且试验过的,徐子先岂能行无把握之事?

        下一步的计划便是开出更多的田亩,最少是二三十万亩的稻田和旱田。

        深耕,细作,水利充足,翻塘出泥,蓄积粪肥……

        东藩的气候相当优越,只要管理到位,各项措施做好,以傅谦的农学水平,敢于打包票说最少平均收三石。

        这就相当了不起了。

        福建的一些边角地,两石都收不到。

        荆湖那边平均也能有三石,那边的自然条件更优厚一些,大魏开国后开始开发荆湖北路和南路,百年之后两湖成了大粮仓,粮食产量超过了江南西路和两浙路,也超过了江南东路。

        陕北和晋北那里,水土流失厉害,不要说亩产两石,三石,甚至更高,一亩地能有一石的平均亩产,在那里就算是烧了高香,祖宗有灵。

        东藩这里,自然条件优裕,是种地的好地方。

        徐子先的计划就是下面的一两年内,都要疯狂开荒。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方少群笑着道“这是君侯说过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凤岐的意思是打一场?”

        “嗯,拿来犯的部落做个榜样,”方少群做了一个下劈的手式,眼神已经冷下来“用一批人头,警告那些生番。”

        “此前大魏也是这么做的。”李仪有些唏嘘,毕竟以士大夫的立场来看,对远人要以仁德感化,但二百多年的历史也不是假的,土著只畏威而不怀德,不打上一棒子,先给甜枣,只怕他们会更加的得寸进尺。

        “这事交给张虎臣办。”徐子先含笑道“一会我去看看骑兵……用警备士戒备外围,弓箭社,箭社继续深处烧荒,引起土著不满。骑兵营分散巡逻,一旦有警讯,立刻出动,给我狠狠的杀上几次,接下来就能和土著谈了。”

        “君侯打算怎么谈?”

        “土著所求的一是安心,我们确实有些犯到了他们的边境,但是要叫他们明白,他们的边境是我们来定,不是他们自己。”徐子先缓缓道“我给他们的,他们能要,他们想要的我不给,他们就得不到。另一条,是要得温饱,咱们开荒的地界大,惊走的猎物多,是对他们有所损失。我是在想,我们可以在经济上给他们一些帮助,他们日子好过些,怕仇怨就小的多。越有钱,就越害怕出事。”

        “这倒是个办法?”李仪想了想,说道“不能无偿给他们一些粮食?咱们岛上囤积的粮食,还有不少。”

        李仪又补充了一句,笑着道“如果是能用粮食买到平安,相信孔玄平也会乐意。”

        “不能白给。”徐子先很是冷峻的道“历来华夏帝王大臣都有一种错觉,为了鄣显中华物力,或是白给,或是半送半给,用这办法引人来朝贡,或是议和,这有什么用?千年之下,反反复复都证明了无用。咱们既不要太狭隘,不说非我族类的那些话,对异族赶尽杀绝。也不要太过天真,以为给他们钱粮,就能使他们真心拥戴,从此对咱们心悦臣服。白给,迟早有给不起的一天。白拿,迟早有欲壑难填的那一天。公平贸易,有失有得,这才能常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