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牛肉面与灰豆子

第(1/2)页

秦昭宁是在天津读的大学,坐动车的话,去北京不过半个小时。可她学业忙,又见缝插针地做兼职,以至于整整一年她只去过北京一次,和高中同学过了个浮皮潦草的周末而已。

        如今却走在这三百年前的京城街巷里,竟真有种逆时间而上的荒谬悖逆感。

        不论是现代还是现在,京师始终繁华,人群熙攘,店面错落,沿街还有小摊小贩正在叫卖,南腔北调,用什么方式吆喝的都有。

        有叫卖的,自然就有还价的,周遭还有争吵谈笑的。

        总之,到处都是人声。

        这会儿将到饭点,酒楼的门口更是人声鼎沸,小二忙不迭的搭着抹布迎来送往,赔笑逗趣,似乎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人的胃口都不自觉的好了不少,嗅觉也随之灵敏了起来,香味追在她们身后跑了好几条街。

        夏采眼见昭宁走过了云客居、妙膳堂、千味斋,却还没有停下脚步,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公主,您到底想吃什么呀?”

        昭宁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叫我什么?”

        夏采挣扎半天,才迟疑又畏惧的低声叫了句,“妹妹”

        昭宁满意地点头,“这才对。”她又歪头看了看另一侧满脸写着“严阵以待”四个大字,一双牛眼瞪得身旁三米之外都不敢有人凑近的高施,无奈道,“你就别说话了,当哑巴就好。”

        高施是胤禛拨来保护她的,今日府里忙成一团,实在调不出太多人手,没了数量便重质量,胤禛特意挑了个身手好又忠厚老实的。

        结果,身手好不好昭宁目前还没看出来,不过这老实是真老实。

        昭宁和夏采都做汉女装扮,本就是为低调行事掩人耳目,免得哪天街头巷尾传出“公主出宫吃喝玩乐”的闲话来,万一再被人顺势编出一段传奇话本,她就真能凭借这轶事流传千古了。

        可这高施却一板一眼地非要叫她公主,还动辄就跪,直让人无奈扶额。

        她原本觉得就是叫“小姐”也很是凸显身份,吃喝逛街都不尽兴,便想三人充作兄妹,但这高施当真宁死都不肯配合,说是让他做这犯上僭越的事情,还不如让他自尽,落得忠义两全。

        没办法,昭宁只能让他装哑巴。

        三人一路向东,又转而向北,弯弯绕绕后终于进了一条长街。

        昭宁掏出怀里的纸张,对比着眼前这食铺上牌匾的名字,高兴得一合掌,“就是这里!”

        这食铺不大,里面只有七八张方桌,此时已经坐满了人。生意小,老板就没再请人,他自己掌厨,就让老板娘做账房兼小二。

        老板娘看上去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因常年操劳,鬓边已有几缕白发,又因为成日里笑迎客人,眼角的皱纹比同龄人还要多。

        “两位妹妹稍等啊,今儿店里的人实在多。”又看到高施,“小兄弟也来吃饭?稍等稍等啊。”

        昭宁忙道,“我们兄妹是一起的——没关系,也不着急。”

        “不如你们先看看要想吃点什么。”老板娘朝墙上一指,上面挂着十个木牌,每个木牌上都有一个菜名,“瞧着两位妹妹眼生,不是咱们这两条街巷的吧?”

        昭宁笑笑:“慕名而来,专门过来尝尝。”

        老板娘听得心花怒放,娇笑道:“哎呦,那可真是太好了。”

        听声音清丽如黄莺,又带着几分娇嗔,店里的客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等其中一桌走后,老板娘手脚麻利地用一湿一干两块抹布“唰唰唰”几下就将桌面清理干净。

        “来,妹妹,看要吃点什么?”

        “来两碗牛肉面,再来三份灰豆子。”

        老板娘又笑起来,“看出你们是‘慕名而来’了,这两样都是我家那位的拿手菜——行,马上就来。”

        夏采脑袋凑过去小声道:“您真要在这儿吃吗?京中那么多酒楼,都有拿手好菜,您何必在这儿委屈自己?”万一吃伤了可怎么办?

        “大酒楼的再怎么名贵精致,能比御膳房做的还好?既然都出来了,当然要吃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昭宁将那张纸又掏了出来,“我问了小江太医和好几个人,都说这家好吃。”

        夏采登时收起顾虑与困惑,连连点头,“他、他们都这么说了,那一定好吃。”

        小馆子看重熟客回头客,分量给的分外足,比昭宁脸还大一圈的碗里盛了满满一碗面,肉片站在面上高高冒出了个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