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南北差异,均田免赋

第(1/2)页

  陈明似懂非懂,但眼睛中的光却亮了许多。

  人世间最难的是启迪智慧,首先要师傅愿意教,其次要学生愿意学,但凡能开悟,那才是一辈子真正的财富。

  家族之势,父母之财,护的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皇帝驾驭不了臣子,就会被架空、篡国,主家驾驭不了仆人,一样会被仆人欺辱、抢夺家产,《红楼梦》里的曹家,可不是个例,曹家入不敷出,赖家却大富大贵,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原因。

  陈大娘他们不知道张执象教的是屠龙术。

  但他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智慧,能够感受到陈明所得非同寻常,于是陈大娘赶紧让陈明拜谢先生的教导。

  傍晚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待将张执象他们送走后,陈五的妻子还是有点心疼,家里的两只老母鸡都宰杀了,儿子得好长一段时间吃不到鸡蛋了。

  她嘟囔了句:“看皇爷挺喜欢狗子的,还以为会有赏赐呢。”

  陈大娘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就要给儿媳立规矩的时候,陈明连忙拉住了他娘的手,说道:“娘,孩儿如今是国师的学生,有什么赏赐比这个更好的呢?”

  “皇爷倘若赏了金银玉器,孩儿以后可没脸去找先生了。”

  “娘说是这个道理不?”

  陈氏点了点头,顿时喜笑颜开,陈大娘顿了一下,倒也没骂了,只是说道:“当娘的还没孩子懂事,果然只给了骨肉,灵性是老天爷给的。”

  陈明却说:“奶奶,我娘没读过书,也没经过事,没吃过流离持家的苦,不知人生百味,您得多教她,不能只骂她。”

  陈大娘笑了,揽过陈明直呼“好孙儿”。

  ……

  张执象和嘉靖离开陈五家后,便也要找地方歇脚了。

  皇宫是没兴趣回去,嘉靖问王家的桂园如何,张执象准备找桂园的管事,却不料老熟人郑荣生就在,听闻得知是王直早就让他在这里候着。

  桂园也早就做好了迎接皇驾的准备。

  嘉靖让仪仗走陆路进去,而他则与张执象趁着小舟进桂园,一路上欣赏南京城的山水庄园,不由吟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越是在江南游历,越是能够感受到,南边与北边仿佛就是两个世界。

  江南富得流油。

  但就田赋而言,北边却占了六成,甚至七成,江南常常“遭灾”,收不上税,挨过几年,朝廷不得不免除旧债。

  归根结底,还是江南的官太多了。

  张执象听出嘉靖的感慨,说道:“既然南北如此割裂,那么正好我们做北边的事,阻力也要小一些。”

  “南北的乡村也是大不同的。”

  “北边的乡村大多还是行政结构,以里甲制度为核心,所以朝廷还能收上粮来,而江南不一样,即便土地不属于士绅豪商,也是属于宗族的。”

  “王家有这方面的调查数据。”

  “士绅豪商暂且不论,那些地方宗族抱团取暖,对抗外来土地兼并必须要有内部的足够公平,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