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全真少林,武林巨擘

第(2/2)页

一百多岁,不认可什么两三百岁的说法。

  毕竟,一百三四十岁,还在理解中嘛。

  但,王常月不同,他是有据可查的,活了158岁(1522-1680),近乎成为可以实证的高寿第一人。

  在满清时期,道教衰微,也是王常月出山,使得道风大兴,在后世,王常月被誉为全真龙门中兴之祖。

  可以说是清代第一高士。

  “常月不才,希望这次能够与师兄并肩作战。”王常月看向张执象的眼神满是诚恳和坚定,并没有陆西星那样的‘刺猬炸毛’,他心态要更加平静,不争为争的那种。

  “好。”

  张执象直接答应。

  全真教的隐世高人还有很多,但人家来了多少人,就表明愿意的已经来了,世上那么多高人,哪怕是你龙虎山的面子,又岂能全请出来?

  此次这么多人会出山,可不光是看着龙虎山的面子,更多的是对天下的一种尽力。

  张执象若说要找13个元婴老怪,有这么多高功吗?

  想来是有的,但人家不会出来。

  伍守阳应该还是不会下场,所以全真教只能算两个元婴境,武当山那边是张静虚一个,只有三个而已。

  他有十三个名额,青龙榜上的宗师,能拉拢几个?

  不入榜的,又有几人?

  张执象跟全真这边打过招呼,又去向少林见礼,少林带队的是方丈月舟大师,方丈佛法精深,但武功不高。

  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如今少林寺也有一批高手,但登上青龙榜的,却是只有一个洪转。

  此人是少林祖庭棍房堂头,著有《梦绿堂枪法》。

  张执象以前结识的石敬岩就是洪转的弟子,得知其中关系,张执象便问了几句石敬岩的近况,得知石敬岩也会来夷州,只是船要晚些,便有了几分故人相逢的期待。

  除了洪转以外,在月舟大师身边,还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僧人。

  这僧人年纪约莫在三四十岁的样子,但脸相要嫩些,长相普通,身材也不高,气质不显甚至有点缺乏存在感,可当张执象注意到他时,却忽然眼皮一跳。

  那是一种忽然回头,看到了一只巨型猛虎正在盯着你的感觉……

  此人,很危险。

  月舟大师笑着介绍道:“这是湛举,姬际可曾在少林学艺,当初领悟心意拳之后,便留了一份传承在少林,湛举是第一位有资质学习的人。”

  “他在千佛殿练功,白衣殿站桩。”

  “融合少林七十二绝技,以心意拳为宗,创立了心意把。”

  “过去五年,他游历海内外各寺庙,遍访宗师,学艺十三城,功夫集百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武僧第一杰,是最有希望接近达摩祖师的武僧。”

  少林竟还有这般人物,却是未曾听说过。

  只能说少林寺藏得深啊……

  以湛举之能,绝对能登上青龙榜,甚至是前三有力的竞争者。

  (PS:伍守阳本来是1574年生人,给他提前了一百年,不光是为了故事,更是为了修行体系,因为我们熟知的大小周天、大药小药,这些概念其实是伍守阳提出来的。丹道修炼,在性命圭旨出来后,原理已经完善,但是成体系的修炼,却是伍柳派完善的,也就是说,哪怕是清代,丹道也是在发展的,《太乙金华宗旨》也是在康熙年间成书,现代有张至顺道长他们,也是没有停下脚步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