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四章 易道永昌

第(2/2)页

如此发达是有道理了,当一个国家以易学为正统,让易学的信仰在百姓们牢牢地扎根,如此一来是易学便有了发展的基础,无数的学易者便会拼了命地研究易学,希望有朝一天能够成为易师,出人头地。

        原来一个小小的‘当天’之位便有着如此深远的意思,想起村长先前说播秋收的时候都会在‘当天’进行祭祀,看来易道乃是代表上天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了,这做种法给夏辉一种封建迷信的感觉,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是正道,因为易学的信仰传开了,百姓们遇事便会主动到易馆问卜。

        如此一来便能够预知吉凶祸福,从而减少生活的各种祸事。这可是有好处的,夏辉对此深信不疑,也因为占卜算卦的存在,让他一次又一次逃过大凶之祸,才能好好地活着。

        在榕树底摆摊的时候夏辉也是屡次帮助百姓们消灾解祸,或许这种宗教式宣传也是一种好事。

        人总归要有一种信仰。

        “村长,你可知道这碑之上写着什么字呢?”夏辉好奇问道。

        村长想也没想便道:“当是自然的了,夏小哥村除了特别小的孩子之外,没有人不知道这碑写的是什么呢。”

        夏辉惊讶的道:“当真,每个人都知道那碑写的什么?”

        村长没有回答夏辉的问题,对着一旁正在摆弄着祭品的妇人道:“阿秋嫂,麻烦你过来一下。”

        夏辉看了一下,只见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的村妇走了过来。

        “夏小哥好,村长好,不知找我什么事呢?是不是那‘当天’清理得不干净?我现在便再擦一遍。”阿秋嫂轻声问道。

        村长呵呵一笑道:“不是,不是,已经很干净了,阿秋嫂,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这碑之上写着什么字吗?”

        阿秋嫂眼闪过一丝疑惑,笑道:“当然知道了,受命于天,易道永昌,还有三位易学圣人的名字,分别是‘始祖伏羲’,‘王姬昌’,‘圣人孔丘’。村长,你问我干什么呢?”

        村长呵呵一笑道:“没有什么,只是想考考你而已,那祭品弄得怎么样呢?”

        “差不多了,再等一会儿全部弄好便可以拜祭了。”

        “阿秋嫂,那你便先去忙吧。”村长笑道。

        看着阿秋嫂离去的背景,夏辉有些惊讶,看来村长说的真的,村只怕每个人都知道这碑之写的什么呢。但是明明村子里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的啊,怎么人人都知道这碑的内容呢。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