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离开长安

第(1/2)页

懿宗病重弥留之际,李俨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咸通十四年(873年),在唐懿宗驾崩柩前即位。

        李俨继位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对朝政并不上心,倒是更加喜欢玩乐了。

        翰林学士的刘允章的《直谏书》中用“国有九破”描绘当时紧迫的局势:“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李俨登基过去了两个月,国丧才算是结束了。这天李俨第一天正式上朝,便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主要便是将他自己的亲信安排在朝中重要的职位上,而许多曾经得罪过他的或是支持别的皇子的大臣则是被一撸到底。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对错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李淮和李敬作为李俨的“新密友”留在了长安,李敬入了工部,李淮则是入了户部,虽然因为年纪太小,做的只是些闲职,但明显是要将他们当作是左膀右臂去培养。而李曦则被贯了个渤海侯的爵位,被派去登州剿匪去了,而登州则成为李曦的封地。许多人都以为李曦是因为得罪了当今圣上才会被封去那里,登州虽然作为一个海运港口,还算是繁华,但却地处大唐的边界,向来是作为流放罪犯的地方。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去登州是李曦自己主意,还请了齐王帮他说项。当然在齐王得知李曦要去登州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一度认为李曦是得了失心疯,还要带他去找太医看看。经过李曦的好一番解释,这才不情不愿的去找李俨去了。

        李俨一听李曦是要登州,一口便答应了下来。登州在他眼中那就是个蛮荒之地,如今还有当地人与倭人搅和在一起搞什么起义,李俨正为此事头疼呢,如今有人要接下这个烂摊子,李俨哪有不答应的道理。马上让田令孜拟旨,册封李曦为渤海侯,食驿登州,令从右吾卫调两千人,听从李曦指挥,平定登州之乱。

        李曦拿到圣旨后,也不多在长安停留,于李淮他们交待了一番后,便启程出发了。时间越来越急迫了,还有一年王仙芝便要起兵造反了。再有两年黄巢便也要响应王仙芝了,黄巢起义可是攻占了长安,将大唐的最后一丝元气给消耗殆尽了。

        李曦离开时,带走了五百的死士与五百精挑细选出来的少年。王彦青与孟不同想要见识真正的战场便也随同李曦一起去了登州,最让李曦觉得心安的是郑老以要继续教授他们武艺为由也跟了过来。有郑老在身边,李曦觉得即便是打仗输了,至少也能保住自己一条性命,当然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输,如果连一群乱匪都打不过的话,那还提什么振兴大唐。

        王彦青与孟不同出发时非常的兴奋,王彦青说是正好去山东去寻求,而孟不同则单纯的因为可以离开长安了,没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