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姐姐和阎老师

第(1/2)页

我偶尔跟着张洪洋和张洪广去村里的学校玩儿,他们俩在前高大威猛,我独自在后瘦小枯干,像只小尾巴一样仰视着他们。他们来到学校,看都不看我一眼便进入各自的教室,“砰”地一声带上教室的木门,我只能在墙角处小心翼翼地张望着。

        这所学校真是太破了,也太小了,院墙几乎倒塌了,从破窗洞里漫出阵阵的吵闹声。

        当姐姐上三年级时,学校已容不下她们这些学生了,于是跟王家村搞联合办学,将她们这部分学生转到王家村。

        王家村,一座小小的村庄,不过四五十户人家,远远望去,仿佛在高低不平的土堆上扎起的几座帐篷,一堆一簇、高低错落的。

        王家村虽小,却很牛气。这个村以前干革命的人很多,革命完成后在外工作转为干部,逐步将村里的亲属一个个安排出去。王家村的人越来越少了,常年累月地繁衍,也抵不过它的败落。

        当大家谈到村子的大小时,总不免听到王家村村民们嚣张的话语:“我们村子虽小,却出了不少干部,你们张家村那么大,出过半个人才么!”

        对于这种言论,张家村义愤填膺,也叫嚣着:“哼,绿豆大个村也敢炸刺儿,再炸刺儿,我村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你们!”

        争论从未停息,大家谁也不服谁,不过,碍于王家村厚实的革命传统的薄面,我们村一直没舍得“淹死”他们。当两村联合办学后,王家村的腰杆更硬了。

        “张家村那么能耐,还不是要在我们村上学!”

        姐姐、张洪美和张燕儿都在转学之列,被安排到王家村小学。张洪美是张洪洋的妹妹。每天,姐姐、张洪美和张燕儿手牵手跑去半公里以外的王家村学校。

        学校坐落在王家村北部,面积并不大,五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六百平的院子。一根旗杆在院子中间矗立着,旗杆顶部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在风中飘扬。学校的校长是阎老师。

        阎老师,一位头发花白的中老年女性,不苟言笑,以严厉著称,善于用教鞭责打学生的掌心。一周有两天,姐姐、张洪美和张燕儿回家后伸出手掌向我们炫耀着:“你看我的手,又红又肿,是阎老师打的,打成这样我都没哭!”

        我望向那双双手掌,掌心果然鼓了起来,排着一道道的血印子。她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父母们并不在意,在他们眼中,老师打得越狠,证明对自己的孩子越负责任,不但不能反对,而是要报之以感谢的。

        “活该!要我说打得还轻!”父母们面对孩子红肿的手掌叫道,“那么多学生,为啥不打别人!不打不成才,老师都是为你好。”久而久之,阎老师的名声响开了。

        “真不愧是‘严’老师,”东邻的张京逵说道,“对得起她的名号!”。张京逵与我平辈,我喊他哥,常常绕过我家屋后来我家喝茶聊天。他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张洪芳,二女儿张燕儿,小儿子张洪海。张洪海比我大两岁,也是我的玩伴儿。

        据说,阎老师的爱人王志全早年参加过革命,有重大贡献,现为国家干部,但他自由随性,不愿在城市中生活,愿意住在乡下。他半退休半干部的生活相当惬意,几乎每天在门前的池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