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泰山封禅(求订阅)

第(1/2)页

  “怎么可能?”
  “大唐人王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修为?”
  “他竟然连其一缕化身的气息都抵挡不住。”
  金仙?
  突破这金仙又有何用?
  刚刚突破的心境陡然一变。
  终其一生为了仙道,可如今入了金仙才知道,金仙也不过尔耳。
  望着天际之中俯视着他的李佑,曾几何时,他也曾如此俯视着南诏的天下众生。
  或许自己的道走错了。
  赤月眸中闪过一抹迷茫。
  只是,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把握不住,那后果就得自己负。
  李佑的虚影看了一眼赤月狼狈的身影并没有在乎,只是一个金仙而已,如今对于这般存在,他翻手可灭,即便是一道化身。
  金仙再也不能在他心底卷起一抹涟漪。
  挥手压下,在赤月惊恐的目光,他终于体会到了无奈和死亡,这是他掌控的权利,现在沦落到了他的身上。
  “砰!”
  一道烟尘呼啸而起,一道金仙在世间陨落。
  对此,没有人在乎。
  而完成自己使命的化身也随即消散在了天际。
  望着消散的虚影,众人才缓缓的从呆愣中清醒过来。
  结束了!
  “还好没来迟。”
  一道狼狈的身影缓缓的从暗处走了出来。
  正是焦急赶来的韦挺,这令牌正是李佑赐予他的护身之物。
  好在一切刚刚好。
  “多谢韦将军。”
  “呵呵,若是要谢,那就是谢陛下吧。”
  韦挺悠悠的一叹。
  令一国之力束手无策的存在,竟然就这样陨落了,不可谓不是一场儿戏。
  眼下的太和城,满是破败之像,四处弥漫着烟火,宛如经历了一场大战一般,虽然不是,但也相差不多。
  赵灵儿化作一道流光朝皇城而去。
  李逍遥望着远去的赵灵儿,并没有有所动作,而是走到一侧,将酒剑仙抱起,而后朝蜀山而去。
  有些事,不知始于什么地方,但是总会终于一场残酷的离别。
  独孤缘微微摇头。
  至于钟璜和陆红翎反而依偎在了一起。
  ···
  半月之余,剑南道军阵入南诏,因为有独孤缘坐镇,赤月教以极快的速度消亡了下去。
  而南诏则落入了赵灵儿手中。
  身为女娲传人,她要福泽南诏,护卫人族。
  经此一役,南诏国内扫除妖魔无数,赤月教尽数伏诛。
  月后,南诏安定。
  韦挺等人也自剑南道返回长安。
  在回归长安的时候,独孤缘特意去了一趟蜀山,令他失望的是,酒剑仙修为尽失,沦为凡人,剑心更是崩碎。
  而他当初在剑冢之中利用剑意冲刷剑心的时候,虽然看似功成,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剑心已然不堪重负,崩碎也只是时间问题。
  两人交谈半日后,独孤缘离开了蜀山。
  在独孤缘离开蜀山之时,丝毫没有注意到在蜀山之巅,一位长眉老者神色十分复杂的看着他。
  灵骨剑心,比酒剑仙还要多出一副灵骨,日后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如此天资,若不是归入大唐,他都想要亲自收徒了。
  长眉看向长安方向,只见大唐气运日益见长,气运金龙身上的龙鳞也愈加明显。
  大唐似乎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此刻大唐之内,各部州都迎来了丰收。
  剑南道虽然差些,但也是极少数地方,相较整个大唐来说,可以说是微不可察。
  李佑望着气运愈加鼎盛,在最后一刻,气运终于达到了顶点。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只差最后的一,即可突破王朝气运的桎梏。
  而想要突破,无疑需要人族王朝达到帝朝之列,史称帝王,而秦朝便是帝朝位格。
  位格提升,人族的实力也会愈加愈强。
  太极殿,
  李佑位于龙椅之上,下方是大唐的文武百官,文官尚还好些,一些武将一身气势已经隐隐的有些压制不住。
  只是因为实力的提升,不足以掌控而致。
  李佑望着眼下的文武百官。
  脸上闪过一抹复杂之色,自他来到大唐也不过一年多,而刚至之时还在担忧自己能否在这个世界活下去,但是随着知道这个世界是西游之后,这股担忧更是达到了极点。
  但是随着玄武门的胜利,他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归属感。
  直到成为大唐皇帝之后,他的似乎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些什么东西,一种叫做重担的东西。
  他本可以顺应天意,对即将到来的西游不管不顾,但是有些事儿,总需要做,即便后果不是自己所能接受的。
  只要过程对,便无妨。
  即便是失败了,也无非回到原来的路而已。
  “朕决定于泰山封禅。”
  群臣顿时哗然,眼下虽然大唐日益强盛,但是封禅一事可马虎不得,能封禅的人自古有之,始皇帝曾于泰山封禅,立大秦基业,武帝曾于泰山封禅,立大汉基业。
  但是他们的共通之处,那就是都曾为人族立下了丰功伟业。
  但是眼下大唐具备吗?
  这也是群臣在思考的问题。
  王珪皱眉思索了片刻,缓缓的走出了文臣之列。
  “陛下,此时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李佑看了一眼王珪并没有说话,而后看向一众群臣:“可还有人有不同意见?”
  而后又是几名文臣站了出来。
  至于一众武将,不能说是十分的聪明,只能说是十分相信李佑,武将阵营一人未踏出半步。
  一概以来都是李佑说什么,武将做什么。
  李佑将目光看向魏征:“魏公以为如何?”
  “臣听陛下之言。”
  魏征的话令众人一怔,这话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魏征不反对,然而不反对不就是同意吗?
  身为宰辅都同意了,那他们这些开口的就显的有些不明智了。
  王珪无奈的摇了摇头,早知如此,就该和魏公商量一二的。
  李佑微微一笑,看样子魏征是看出来他的决心了,知道阻碍也没有半分作用,因此还不如顺水推舟的同意呢。
  这也是他喜欢魏征的原因,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该说的话,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话。
  “此事,朕意已决,勿用再谈,至于操之过急,并无此谈,当年始皇灭六国,需人族安定,如此才有三年缓和之机,至于武帝更是如此,但是朕即位时,天下安稳,四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