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死因不明

第(1/2)页

  我住的这一带是新城区。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农村田地,后来搞房地产开发,仿佛一夜之间,就盖满了房子。

  当时刚开发时,房子还很便宜,我是因为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才在这里贪便宜的。

  不曾想,这里的房子后来也涨价了。

  很快甚至比市中心的房子还贵了不少。

  最早我在这边吃饭,只能在一间只有20个平方的小馆子吃快餐。

  常常一边吃着蛋炒饭、鸡腿饭,或者是盖浇饭,一边欣赏着那两扇油污的玻璃门外尘土飞杨的工地。

  后来人越来越多,在崭新的楼群的映衬下,原来的小馆子就显得太寒酸了。



  可心餐厅正好应运而生。

  它是这一带环境、档次和性价比最高的饭馆。

  再加上陈小花经营有法,生意非常好,一般到下午5点钟以后,就很难订到包厢了。

  我下楼找小赵问包厢时,果然她说只有一间了。

  还是个特大包,能坐30多个人,我只好把这间给订了下来。

  订好包厢,我在厨房、大厅和包厢转了一圈,是怕员工知道老板不在而懈怠。

  我狐假虎威,暂时顶替一阵,也不管他们怎么想。

  我还安排了财务,等晚上下班前,就把200元奖励发到每个人手里,不能食言。

  杨叶说“马上过来”,却用了一个多小时。

  一见到我,他连连摇头:“太堵了!太堵了!环城路那一带,半个小时都没挪窝!”



  他不是一个人过来的,还带着两个人,一看就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打扮——

  头上戴着棒球帽,脖子上挂着耳机,身上穿着全是口袋的马甲,

  背着一个像工具箱的方形包,里面应该装着摄像机,手里还提着三脚架……

  经杨叶介绍,我知道他们一个是摄像,一个是节目主持人兼记者。

  到包厢坐定,杨叶说:“这也太大了!把张庆文也叫过来吧。

  我们还在上班,不能喝酒,你们两人互相陪着喝一点。”

  我刚才打张庆文的电话,没有打通,我估计他来不了,但希望能打通他的电话。

  可是,杨叶打他电话,也打不通,他嘟哝道:“这家伙的电话怎么打不通?他不在市里吧?

  是不是又野到哪里钓鱼去了?”

  我说:“他可能在公安局,早上我听说他去那里办事。”



  现在有外人在场,我不能把薛可馨被警方带走的事告诉杨叶。

  “哦——”杨叶应了一声,说,“那就只能你一个人喝酒了。”

  这时,旁边的摄像插话说:

  “公安局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他们把信号屏蔽了。

  我前段时间去他们那里拍了个片子,一整天都没有信号。”

  主持人也说:“是的,人家公安局得保密,不然办个案子、抓个人,还不都提前泄露了。

  我们台有的地方也会屏蔽手机信号,像直播中心、发射台,不然会有干扰。”

  我连连点头,这个说法很合理,张庆文是跟着薛可馨进去的,人家在办案,怎么能不把信号屏蔽了。

  既然打不通,就说明他们还在公安局,那里比这里更安全,我也放下心来。

  四个人围着大圆桌的一边坐定,我问:“这里出了什么新闻,还要晚上加班?”



  杨叶眼睛盯着我,有些刻意地说:“冰哥还记得我说的那个李玉吧?”

  “哪个李玉?”我一时没想起来。

  “就是——”杨叶想着怎么能最快把我的记忆勾起来,“徐局长钓鱼飞掉的那条金鲤鱼还记得吧。”

  他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来了:

  那天请徐局长钓鱼,我的手机里忽然出现一条鲤鱼,然后他就钓到了那条鲤鱼,后来不翼而飞;

  路上,车忽然走不了,我们去了一家寺庙,徐局长拜佛时,佛像居然转过了身子;

  再后来,听杨叶说,徐局长出事了,查他贪污腐败的问题,顺便带出了他曾经收了别人一条黄金打造的金鲤鱼,去帮别人的女儿顶替上学;

  而那个被顶替的人,跟鲤鱼谐音,就叫李玉……

  我忙说:“我想起来了,是那个可怜的女孩,怎么了?她向媒体投诉徐局长吗?”

  杨叶说:“徐局长的事情曝光后,案子一直在查,涉及的人很多,包括涉及到的——”



  杨叶特意看了我一眼,敲了敲桌子,干咳了一声,接着说,“……这、这个霍守钢,都在查。

  这是本市近二十年来的一桩大案,中央、省里都特别重视!

  宣传部前几天开会,要求把这个案子列入反腐倡廉的一个典型案例来报道,让各新闻单位从不同角度进行宣传策划。

  然后我们台分析了一下情况,决定从李玉入手。

  可是,我们前期派出的记者去找李玉时,她已经搬家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于是,我们台就策划了一个活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