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老九啊,你是不是也该为咱排忧解难了?

第(1/2)页

55:老九啊,你是不是也该为咱排忧解难了?

        不知道为什么,朱栎总感觉朱元璋盯着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老朱的眼神当中有光,像是在算计着什么,还带着一丝兴奋!

        看着面前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朱栎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父皇,您把儿臣叫过来,应该不只是陪您吃个饭,给儿臣补补-身子这么简单吧?”

        一咬牙,朱栎干脆开门见山,主动-出击。

        反正跑不掉,还不如直接挑明了。

        他实在不想再去猜老朱心里在想什么了。

        “你想哪去了?咱叫你过来,就是想跟你随便聊聊,那么紧张做什么?咱还能吃了你?”

        朱元璋却压根不接茬,连摇着脑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朱栎无奈了。

        他是真怕朱元璋把他吃了!

        “来,赶紧尝尝,这是咱特意吩咐御厨给你准备的。”

        朱元璋见朱栎不动手,便直接帮着夹菜,别提多殷勤了。

        自从昨天晚上在模拟器的画面当中看到蜀地的那些精盐、蔗糖、水稻等物之后,他就一直心痒难耐,恨不能立马把朱栎的嘴巴给撬开。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如果朱栎能把制作的方法说出来,绝对是造福整个大明百姓的伟大功绩!

        只不过他现在唯一无法肯定的是,这些东西他是现在就知道,还是要等到去了蜀地之后才鼓捣出来的?

        但不管如何,朱元璋都必须试一试!

        所以他今天虽然让御膳房做了一大桌子菜,但是压根一粒盐都没放,为的就是给老九下套路!

        为了得到高级精盐的制作方法,老朱同志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朱栎无奈,只能在朱元璋满怀期待地目光当中,硬着头皮吃了两口。

        但第一口朱栎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菜里好像没有放盐一般,淡得出奇不说,还带着一丝食材本身苦涩的味道。

        一开始朱栎还以为是御厨粗心,有道菜忘记放盐了。

        但在一连尝了几道菜之后,朱栎就凌乱了。

        按照这节奏,这满桌子的菜全都没放盐啊!

        老朱这是要闹哪样?

        他可不相信没有朱元璋的授意,御厨就敢做菜不放盐,除非那个御厨脑子抽风或者活腻歪了!

        “父皇,这菜里面怎么都没有放盐啊?”

        朱栎干脆直接询问,反正朱元璋自己只要吃两口也能吃出来,不问反而是自己心里有鬼了。

        “没放盐?不可能吧?”

        朱元璋满脸惊讶,赶紧夹了一筷子放在了嘴里试了一下,随即就露出了尴尬地神色:“好像是真没放盐!”

        朱栎满头的黑线,心说老朱同志你这演技还能再浮夸一点么?

        “这御厨也太不上心了,像这样的厨子留着何用?”

        “还是请父皇下旨,把今天做饭的御厨拉出去砍了吧!”

        既然老朱想玩,那朱栎也只能陪老朱继续玩下去!

        论演技,他朱栎自认不输朱元璋,至少不会如他这般浮夸!

        他是算准了,不放盐肯定是老朱授意的,否则老朱吃出来还不得第一时间找那个厨子算账?

        朱元璋的反应太诡异了。

        既然厨子是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做的,那就绝不可能下令杀厨子!

        他倒是要看老朱这下怎么演下去?

        “唉……既然让你戳破了,咱也就不瞒你了!”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突然长叹了口气。

        果然……这是要摊牌了么?

        朱栎心头居然涌起了一丝期待,他倒是想听听朱元璋会作何解释?

        “其实这些菜,都是咱亲自给你做的。咱犯的错,总不能怪厨子对吧?”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解释,却让朱栎大跌眼镜!

        好家伙,这解释无懈可击啊,老朱是他当傻子么?

        一桌子菜,起码要做一个一个时辰吧?

        朱元璋闲得慌才会亲自下厨做这么多的菜,他有那么多时间么?

        就算是忽悠我,你能不能找一个合理点的借口?

        朱栎沉默了,朱元璋的解释太强大,都让他不知道该说啥了。

        “说起来,咱自从当了皇帝,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亲自做过饭菜了。现在跟过去比,这日子算是越过越好了,宫内做菜平时用的也都是精盐。”

        “可咱当年哪有精盐可用?能用盐布调个味已经是很不错了。今天做菜的时候,估计是不习惯用精盐,都把这茬给忘了!”

        朱元璋似乎是在回忆过去,语气当中带着几分感慨。

        实际上他对这皇宫内所谓的精盐嗤之以鼻。

        在看过朱栎鼓捣出来的精盐之后,这宫中的精盐还能叫做精盐?

        听着老朱同志一本正经的解释,朱栎算是彻底被他打败了。

        他要是相信老朱的话就有鬼了!

        做了十几道菜,这是记性有多差,才能全都忘记放盐啊?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老朱这话里话外,似乎都在围绕着盐在转。

        而且皇宫里那所谓的精盐,在他眼里也不过就是粗盐,杂志和有害物质还多,他还宁可不放呢!

        这老朱同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而且他跟盐有什么关系?

        一时间,朱栎的脑子里满是问号,但他总不好当面拆穿朱元璋,总不能告诉他你的演技太差了,还是老实交代吧?

        “父皇的心意儿臣明白。即便没有盐,这菜既然是父皇做的,儿臣也得多吃两碗饭!”

        “光是看这菜色品相还是挺不错的,父皇已经做得挺好了。只不过儿臣还是希望您以后别做了!”

        “您堂堂大明天子,怎能亲自下厨呢?这不是折煞儿臣么?”

        朱栎这下是下定决心跟老朱演到底了。

        喜欢飙演技,那就一起嗨!

        我就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

        不过老朱突然提到盐的问题,也让他心思动了起来。

        其实制作精盐对他而言并不难,他穿越前原本就是化学系高材生,制作精盐的条件和方法他是门清啊!

        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以后去了蜀地,倒是可以推广一下制作精盐的办法,还能造福一方百姓,多好的事情啊?

        想到这里,朱栎又是一笑,随即就在老朱目瞪口呆的目光下,开始了光盘行动。

        名义上这些菜都是老朱做的,这点面子,他总得给足了才行!

        这下子朱元璋可就傻眼了!

        这老九!

        油盐不进啊!

        咱弄这么一桌子菜出来,就是为了让你全吃完么?

        不过转念一想,朱元璋又释然了。

        精盐在大明是管制物资,经营权都在朝廷的手中。

        一个是因为食盐的价格是由官方制定,防止盐价过高而导致百姓根本买不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食盐的来源和渠道都是非常严格控制的。

        所以很多时候因为运输或是其他比较复杂的原因,许多地方的百姓会出现明明自己手里有钱却买不到食盐的窘状。

        只能从一个渠道买盐的限定已经被写在了《大明律》之中。

        《大明律》规定: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

        当然不止卖私盐人会受到惩罚,就连买私盐的人也会受到很重的惩罚。

        这样两方面的处罚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除了官方之外的其他食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