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皇帝都被瓦剌给虏了?朱元璋肝都被气炸!

第(1/2)页

75:皇帝都被瓦剌给虏了?朱元璋肝都被气炸!

        在朱元璋的期待当中,推演开始……

        【你出身于皇室家庭,父亲是开创宣德之治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太爷爷是五征漠北的永乐大帝,爷爷是那个只在位十个月就活活胖死的明仁宗朱高炽!】

        老朱看到这里,直~接傻眼!

        好家伙,朱棣的太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两代皇帝都-这么短命?

        一个在位不到一年,还有一个在位-十年!

        导致朱祁镇9岁就登基了?

        对于朱高炽,朱元璋还是有印象的,那孙子小时候就是个胖墩,没想到当了皇帝,居然还能胖死?

        至于朱瞻基,朱高炽这时都还是毛头小子呢,还远远不到出生的时候。

        朱元璋就发现,以后还是得按照顺序来,否则越看越心痒,都不知道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就想往回看了。

        【宣德十年,你只有九岁,父亲朱瞻基却因病驾崩。年少的你登基为帝!你非常崇拜自己的太爷爷!还有蜀地那位皇太爷朱栎!】

        【但同时,你又非常害怕那个蜀地的皇太爷,因为他的眼神非常锐利,每次你都不敢直视他老爷子,经常被吓到!】

        朱元璋看到这里就笑了。

        一个九岁大的小孩子,哪怕当了皇帝,还能不怕他的老九?

        老九可是真正的狠人啊!

        看着推演画面当中已经年近七旬的朱栎,却依旧红光满面,威风凛凛的模样,朱元璋就越发肯定了之前的猜测。

        果然,老九绝对是长寿的,就是不知道他究竟能活到多少岁?

        这都已经是玄孙当皇帝了,咱的老九居然还在!

        【不过,你这位皇太爷朱栎并没有试图把持朝政,反而十分耐心的教你该如何学会管理若大的国家。】

        看到这里,朱元璋更是十分欣慰。

        果然,只要你不逼老九,老九是不可能的造反的。

        他的心永远在咱大明江山和百姓的身上,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不久后,你渐渐成年,开始渐渐亲政的你,却把那个皇太爷谴送回了蜀地!】

        【你害怕这位皇太爷!因为北方时而有鞑靼人和瓦剌人骚扰,你这位皇太爷一把年纪了,还整天叫唤着要北征漠北,还扬言只要三万人马!什么后勤补给,一分都不要朝廷给!】

        【对于有这么一位如此好战的皇太爷,你整天都躲着不见!最后直接拒见!】

        朱元璋抽了抽嘴角,他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句话在朱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啊!

        都一把年纪了,居然还如此好战,难怪自己这玄孙要把他送回蜀地了。

        搁谁谁心里不慌啊?

        毕竟年纪摆在那里,万一死在了战场上怎么办?

        【最主要的是,这位皇太爷,在朝中非常有威望,加上你从小就崇拜皇太爷,主要还是害怕皇太爷真跑去漠北了,会有个啥散失!】

        【再加上你觉得这位皇太爷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精神出现了问题,说什么要砍了你身边的太监王振!】

        【王振是你心腹,你自然不答应,而你也只是觉得皇太爷老了,精神有问题!所以才无奈的将其谴送回蜀地!】

        朱元璋看到这里,心头不禁好奇。

        这王振又是个何许人也?

        既然老九非要砍了他,必然有老九的理由。

        看来这个太监日后要搞事情啊!

        不过唯一让朱元璋欣慰的是,朱祁镇遣送老九回蜀地,也是迫于无奈的心理,而不是要搞老九。

        只要不搞自己人那就是咱的好玄孙!

        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只能证明朱元璋想多了。

        【多年后,北方的事情,依旧难以处理,你也派人去讨伐漠北,打得也算是有模有样!】

        【可是你非常不满意这种进度,打来打去,一点成效都没有!在王振的提议下,你萌生了想御驾亲征的想法!】

        【这个提议,正中你的下怀,你从小就崇拜自己的太爷爷,自己也想做一个有功绩的皇帝啊!】

        朱元璋就无语了。

        虽然没有看到朱祁镇年少成长的许多细节,但这少年皇帝可从未经受过像样的军事训练,更别说打仗了!

        你想学你太爷爷御驾亲征漠北,志气倒是挺高的!

        可你这小身板到底行不行啊?军事素质也不行!就怕被吓到了!

        不过有一说一,他刚刚也看到了老九朱栎在教小皇帝治理国事的同时,也会教他一些用兵之道和武道。

        至于成果究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所谓名师出高徒,咱老九这么厉害,这英宗就算再废物,也应该学到点东西才对!

        想到这里,朱元璋暂且把担心就放了下来。

        【大臣们知道你打算要出征瓦剌的事情,纷纷劝阻,你有一个大臣,名叫于谦,深得皇太爷朱栎和太爷爷喜欢的大臣!】

        【他是最反对皇帝御驾亲征的,你告诉他,朕只是想做一个像太爷爷一样有功绩的皇帝!】

        【而于谦出言反驳,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坚决不同意你出征漠北!】

        朱元璋诧异,这个叫于谦的,好像深得老九和老四喜爱啊!

        为什么会不同意咱这个玄孙御驾亲征!

        看到这里,朱元璋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后面的推演,好像是京师保卫战啊!

        这玄孙,该不会被敌人打到家门口了吧?

        而且于谦居然是老九看中的人,自然就有他反对玄孙御驾亲征的道理,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你顶住了所有压力,扬言: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说的那是相当的好听!】

        【于谦差点被你气的原地晕倒!】

        朱元璋嘴角一抽,心说这于谦气性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也见其肯定是动了肝火了。

        倒是咱这玄孙,心气还真不是一般的高呢!

        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

        这得下多大的决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对自己就如此有自信?

        一想到后面还有京师保卫战,朱元璋就有种玄孙会被打脸的预感。

        唉……

        年轻人,还是太冲动了啊!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更别说大明朝还有咱的老九了!

        咋就不跟老九多学学呢?

        【然而很快你就发现,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

        【于是你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看到朱祁镇这波操作,朱元璋直接惊呆了!

        朝廷主力在外地,就拼凑了二十万散兵?

        还号称五十万大军?

        你闹着玩呢?

        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和朝廷的主力军队那是一个概念么?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好的预感就越发强烈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这玄孙要完啊!

        【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你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你很快就带着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后,你发现这北方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