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第(1/2)页

老师招收完毕,第七中学挂出了新招聘入内的教师名单。

        语文老师收了第一位紧张的王春雨老师。分数不高,但由于她前面的老师选择了别的学校,所以她成功替补上位。数学老师是褚宇和一位以前在乡镇中学教书的男老师。

        英语老师一男一女,都较为年轻,是第一批面试中的应届生。科学老师倒是两位都不是年轻人。招聘只收了的是那天最后面试慷慨激昂收尾的中年男老师吴老师。

        体育、美术和计算机老师,第七中学暂时借了别的中学的老师。把课基本上集中在两天内。以后等学生班级多了,再另外招收。

        财务之类非一线教师在招聘一线教师之前就有招聘。

        历史与政治的老师等是学校早有安排,所以并没有对外招聘。

        其中班主任四名,一名为退休返聘的语文林老师,一名是面试第一的数学褚宇老师,一名是慷慨激昂的科学吴老师,最后一名就是教历史与政治的陈老师。

        授课老师齐全安排好后,得要招收学生。学生名单出来后随机打散到四个班,再由四个老师抽签决定自己带哪个班级。

        随着开学时间逐步靠近,整个学校动员起来。

        第七中学终于迎来了报到日。

        理论上来说,开学的演讲稿可以交由赵简来写,章君陶只要念一念就行。章君陶在开学之前还要参加金禾县的开学会议,还要统筹整个学校的事务,工作极为繁忙,基本上没空写稿。

        但是章君陶还是自己把开学的演讲稿给写了。

        人手缺乏,赵简被她丢去清点学校接收各种课本文具以及各种上面补助的各种物资。赵简还得带着学校老师,负责招生报到工作。

        报到日当天,一个个学生满眼好奇,很大一部分自己一个人来报到,还有一部分跟着家长一起来学校登记且领东西。

        现在中学并不需要交学费,第七中学刚招收第一届,也不需要交校服费。

        唯一的支出就是练习本费和伙食费,不过这两个费用已经由学校补贴了大部分,余下的金额并不多算,只要两百块钱,就能领到所有课本练习本、入学通知书、含有餐费的餐卡等。

        一个家长很是无措:“哎哟这么多书啊?一口气怎么拿回去?”

        老师:“可以先放教室。我们教室名单已经贴出来,位置按照姓名排好,课桌上带锁。放完把钥匙带走就行。孩子想要先预习起来的课本,可以带回去看看。”

        这位即将入学的学生当即表示:“我没有想要预习。”

        家长给了孩子一个爆栗子,满意带着小孩去把课本先放了,走之后还对着孩子训话:“语文数学拿回去。我管你预习不预习,你都得给我把前面的先看了。回头秋收你哪有空学习。”

        另一个家长拿出粉红色的通知书,站在太阳下看。她识字,不过看得有点慢,等看到午餐安排时,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忙拿着通知书来找老师:“老师老师,这里写的每天可以领一个牛奶和一个鸡蛋当早饭呐?”

        赵简听到这话,抬起头帮着耐心回应:“家长你好,是这样。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几个刚脱贫的村里搬出来的。为了减轻负担,政府给每个学生免费提供牛奶和鸡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学校吃完了才行。”

        家长忙点头:“好的好的,谢谢啊!”

        金禾县现在已经脱贫,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来自于比较穷的村子,这几个村子日常生活已经没大问题,可这笔钱开销的地方多,能够给学生补充营养的就很少。

        当地额外的教育政策资助就给他们提供了每个学生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半年只要花两百块钱,孩子除了读书有人看管之外,早上有牛奶和鸡蛋,中午有午餐,家长只要负担孩子一顿晚饭就行,压力顿时消减很多。

        家长们不是全识字。

        当年扫盲是普及了,可多年不学习,知识会遗忘。有几个家长年纪大,是带着孙辈来报到,看不懂通知书,听到这家长说的,又赶紧过来问东问西。

        赵简忙得头晕眼花。

        人一多,老师们顾不过来,碰上脾气火爆的家长推让吵闹起来:“哎,你没见我先来了?我先报到先问!人老师客气没说你,我要说你,你插什么队伍!”

        “我是插队吗?你自己排得那叫队伍么?你看看?我后面才是队伍。你小孩子都跑到三米开外了。你这叫排队?”

        一个年轻老师刚毕业,哪见过这吵架仗势,站起来忙劝阻维持秩序:“别吵了别吵了。孩子看着呢,当大人的以身作则。来我们这边排好队伍。”

        刚才那人不依不饶,抹了把自个黝黑的脸,手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