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泰安之行

第(1/2)页

第128章  泰安之行

        皇帝听完二位大人的汇报,一言不发,眉头却是越皱越紧,脸色也凝重的吓人。

        过了快一盏茶皇上才开口,态度似又和缓了许多:“二位爱卿辛苦,这个线索很重要,就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

        “是”两位大臣禀报完之后就退下了。

        当时的大理寺卿他还有些印象,这个上官大人来自山东士族之首的上官家族。

        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大理寺卿也是大齐第一人,当时他确实给大理寺施加了不少压力。

        而上官大人和傅沛私交也不错,查不出好友死因,心里也多有内疚,这才上折辞去了大理寺卿一职,这个案子堪称当年最大的悬案。

        后来他继位,一则是因为傅沛的事耿耿于怀,再则是上官家族觉得有委屈,也不愿入仕。

        这么多年上官家族一支竟再无人入仕,可来自山东的官员却大多出自上官家族的泰山书院。

        这个上官家族

        头疼。

        而赵恒和顾昭华此时正在山东泰安的茶馆里喝茶呢。

        “五哥,你说我们又偷偷溜出京,舅舅不会又把高大人派来捉我们吧”顾昭华悄声道。

        “怎么,堂堂王爷连出京走走都不能,那这王爷不做也罢”赵恒一脸散漫道。

        “五哥,你可别骗我,什么走走,你是为了那个上官大人来的吧”顾昭华磕着瓜子,吊儿郎当。

        “你这脑袋瓜能用了,难得”赵恒挽唇笑。

        “你说你之前为了陆小姐管平宁侯的事,如今这平宁侯已经脱罪,你这又是为什么”顾昭华有些不解。

        “刘铭其的死状和我舅舅当初一模一样”赵恒喝了口茶道。

        舅舅之死就像是抽走了傅家的脊梁,虽有外祖撑着,但也如同日暮西山。

        “什么你说这可能是当年的人做的”

        “已经过去几十年,并不确定,但当年的案子上官大人最清楚。”所以他才来了泰安。

        “五哥放心,你舅舅就是我舅舅,我们一定把凶手找出来,那等下我们去哪”

        泰山书院虽以泰山命名,但其实是上官家族学。

        泰山书院极其出名,从山东出来的官员十有曾求学泰山书院,甚至临省也有人在泰山书院就读。

        可上官一族却因当年之事再无一人为官。

        “泰山书院”

        上官家人敢不入仕,皇族的身份对他们来说自然美什么威慑力。

        而赵恒今日用的身份便是清虚道长嫡传弟子子桓。

        他们是上官家嫡系的一个子弟带进去的。

        清虚道长辈分是能和上官大人的父亲称兄道弟的。

        这个子弟并不敢怠慢,把人带到了书院院长的房间。

        这一任的书院院长正是上官大人的弟弟。

        胡子一大把的上官院长称呼赵恒:“久仰子桓贤弟大名”

        顾昭华:这都能做五哥爹的人了,可真会显自己年轻。

        不对,五哥什么时候竟是清虚道长的弟子不会是冒充的吧

        “子桓不敢当,院长客气”赵恒拱手行礼。

        “子桓贤弟此次来是和令师一起吗”赵院长一直想邀请清虚道长到书院授课。

        可他老人家云游四海,别说来书院授课了,连徒弟都只收了两个。

        “师傅他老人家和师弟一道云游,不过,下个月应该能在京城一起过中秋”

        “京城”上官院长犹豫了下,上官家族人很多年没有进过京城了。

        看到上官院长的表情,赵恒便知他所想,随即开口道:“其实子桓今日前来是想见令兄上官大人”

        上官院长脸色一滞:“子桓贤弟有所不知,吾兄已于八年前病故,早已不在人世”

        上官大人是上官家最出色的孩子,却没想到郁郁而终。

        顾昭华一听着急了:“啊,去世了,那可如何是好啊”

        “不知子桓贤弟找家兄何事”上官院长问道。

        赵恒简洁的把此行原因告知,只是隐去了他楚王的身份。

        “子桓贤弟入仕了”上官院长有些吃惊。

        没想到清虚道长的弟子居然入仕,成了官府中人。

        赵恒点头:“入仕实乃不得已,等子桓处理完这些事,自是随师傅做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其实,家兄辞官之后便遍访大江南北,想找出当年定国公世子死因,大哥这一游历便是十几年,回来之后没几年便病逝了,倒是留下一本札记,我一直放在大哥书房当中”上官院长看赵恒态度诚恳倒是也不隐瞒。

        “不知那本札记可否借给我们查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