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捐被子

第(1/2)页

大人愁得唉声叹气,孩子们体会不到大人的痛苦,有空就去溜冰玩,也有掉冰窟窿里的』经历过的孩子,依旧对溜冰情有独钟,被大人发现,打骂过后接着玩。

        河滩的孩子还编了一个顺口溜:下定决心沿冻溜,不怕牺牲漏里头,排除万难爬出来,争取胜利往家走,到家还得挨顿揍。

        附近赶集上店的百姓高兴了,他们说:上冻好,李村的小偷被隔在家里了n于出入不方便,李村的小偷确实老实了,附近的集市也安全了好多。

        全区再次组织给灾区捐献,主要是过冬的棉衣和棉被。尽管都是旧的,可滩区的人们还是非常高兴。

        自家的棉衣和被褥,都被洪水泡坏了,棉花泡了水,就失去了取暖效果。

        一家人的棉衣和被褥,可是一大笔的花销,这对一贫如洗的滩区人们来说,真的负担不起。

        何况现在买棉布还得要布票,每人一年才12尺布票,连里加表刚够做一件棉衣。

        涤纶和涤卡等化纤布不要布票,可是价格高,一身棉衣光是布料就得50多元,受灾的人们根本买不起。

        救济发的棉衣,大小不合适可以改,可每人都有,个别村庄还能分上两套,有身替换的。

        捐献的棉被较少,一家不到两床,就这也是全区人们尽力而为的结果,毕竟今年的受灾人口太多了。

        两床棉被根本无法越冬,悠悠和姥姥商议后,在电子商城里,购置了大批的化纤棉被子,被面和被里全部是化纤布料的″斤重的大棉被,每床的价格才18元。

        全区受灾人口98万,悠悠订购了100万床被子,每人一床棉被。。

        被子用的是真空包装,这样方便运输,不然这一百万床棉被,得多少车厢才能运回来。

        真空包装技术在国外已经普及,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姥姥特意让大卫给购置了几台机器,给了深南的振华公司。

        同时,把大批的化纤棉发到了深南,让振华公司生产化纤棉被,投入市场,主要是为了掩盖丝绵被的来源。

        据记载,丝绵被在八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在国内流行,每床的价格高达上百元≈在国外的发达国家,倒是普遍使用了。

        其实,现在化纤棉的价格也不高,只是人们没有想到这方面去★俩的无心之举,让丝绵被在国内,至少提前了五年面市。

        带着振华公司商标的化纤棉被,以振华公司的名义,捐献了出去。

        100万床的棉被,总价值4000万元,数目巨大的救灾物资,临水地委特别的重视。可姥姥做事低调,坚决拒绝了地委提议的捐献仪式,只接受了地委颁发的捐献证书。

        灾区的人们,盖上棉被,就想起了振华公司。尽管姥姥低调,在灾区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占据了相当高的地位。

        不止是灾区,姥姥的这一义举,在临水地区,也出了名∷们提起来,都说姥姥仁义,别看是一介女流,心胸宽广,男同志也赶不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