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卫生院

第(1/2)页

村里每年分的粮食和瓜果蔬菜,折合成钱款也没有多少,可是新鲜方便,姥姥接受了下来。

        腊月二十四日,志远志亮和昊昊他们,放假回到了家里,跟着一块回来的,还有志斌和志新。

        现在的高中,平时学习抓的挺紧,放假还是按照国家的规定,特别是年假,从腊月二十四到明年的正月十八。

        志远他们的期末成绩都很好,主要是得益于他们的英语程度好,把精力都放到了其他的功课上。

        志亮还是第二名,他也习惯了,自嘲的说:“跟着昊昊,我就是千年老二。”千年老二,是悠悠先说的,大家以为非躇切,几乎成了志亮的别称。

        没用舅姥爷挽留,大卫和吴馨儿主动提出留在这里过年,他俩对手工绣品简直是入了迷』要有人来交货,俩人肯定在场。

        卖糖葫芦的老外

        他们还对赶集上了瘾,姥姥每天上午都陪着他们去赶集。今年的年集,更加的热闹,过了腊月二十三,就乱市了】天都有卖东西的,而且延长到下午四点才散集。

        几个孩子跟着他们当翻译,交易主要是姥姥出面。大卫扛着个录像机,忙活着录像。

        亏得他的个子高,拍摄的角度好掌握,不然这挤成一团的农村大集,想选个理想的镜头,可是不容易。

        吴馨儿虽然是华国人,可是她从小在京都长大,还真没见过农村的集市,大卫更是看什么都稀奇。

        他们激动,赶集的群众更激动。国家封闭锁国近二十年,京都的人都很少见到外国人,何况是偏僻的农村。

        特别是他俩一激动,就满嘴里是英语,叽里呱啦的,更是引人注意。

        人们对集市上突然出现的外国鬼子,好奇极了,每次都会被围观,造成交通拥堵。

        悠悠跟着去了两次,就失去了兴趣,迪迪和他的小伙伴,乐此不疲,每次都跟着。

        大卫和这帮孩子相处的很好,昊昊他们回来后,也加入了赶集的队伍,他们主要是练习英语口语,进步极快。

        大卫和吴馨儿,就像两个长不大的孩子,对集市上卖的零食非橙衷,每次都买一堆,和孩子们一起,边逛边吃。

        吴馨儿爱吃糖葫芦,大卫看见就包圆,还把人家插糖葫芦的麦秸棒也买过来,自己亲自扛着。孩子们跟着他,随吃随拔。

        看着人们不解的目光,就搞怪的喊上一嗓子:“糖葫芦!买糖葫芦了!”别扭的发音,总能引起一阵欢笑,他自己也笑得特别畅快。

        上午赶集,下午大卫在家挑选各种鞋垫和绣品,晚上忙着整理录像做笔记】天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孩子和他混熟了,陪着他熬到夜里十点。

        吃着大卫买回来的各种各样的零食,孩子们和大卫用中英文交流着∑悠家代销点西边的两间南屋,成了暂时的中外交流场所。

        吴馨儿每天下午则跟着卫华去村里的卫生院,听说卫华回来了,新老病人都赶来看病。

        现在,吴卫华同志在临水可是名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