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鸡腿蘑菇

第(1/2)页

“白杨叶拍咣咣,满地里耩(jiang种)高粱”。韩屯村每年种三百多亩高粱,男劳力在前面用耧耩,妇女劳力跟在后面拉着囤子压。连着几天,地里都响着囤高粱的吱呀声。

        姥姥就说:“囤子响蘑菇长,该下场雨了,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吃上蘑菇。”

        别说,雨还真的让姥姥念叨来了。高粱刚种完,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下了一夜。早上起来,空气清新,满目翠绿,桃树下落英一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道少”

        悠悠有感而发,把一家人惊得目瞪口呆。见此,悠悠用手扶额,自己又忘了在这特殊的年代,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极少有人提起。

        爸爸问她:“悠悠,你跟谁学的?”

        “听妈妈念过,我觉得好听就记住了。”悠悠看着一脸茫然的妈妈,不厚道的撒谎。

        “这孩子,随了你们吴家的根,从小脑子就好使。”姥姥对爸爸说,她这是替悠悠打掩护。

        幸好,四妮桂萍来喊:“悠悠,拾蘑菇去。”

        “好来。”悠悠答应一声,赶紧跑了出去,姥姥拿了个篮子跟在后面。

        种好的高粱地里,囤子碾压的浅痕一行行非常醒目。一夜之间,蘑菇成簇的长了出来。

        白胖的蘑菇露出小伞形的脑袋,把手伸进松软的土中,捏着蘑菇腿轻轻一拔,粗长的蘑菇腿被拽了出来,有一拃多长。

        姥姥告诉悠悠,这叫鸡腿蘑菇,又香又嫩可好吃了。可惜的是只有刚耩好的高粱地里才有,还必须是雨后的清晨,太阳出来一照,蘑菇就发黑不能吃了。

        广阔的地里拾蘑菇的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少数上了年纪的老头。姥姥说拔蘑菇得用巧劲,男的力气大,把蘑菇头捏碎了还拔不出蘑菇腿来。

        悠悠和姥姥走到远离人群的地方,放出几个机器人帮忙拾蘑菇。悠悠到处跑着往空间里收,姥姥给她看着人,有人靠近就大声的打招呼,借此提醒悠悠。

        捡到的蘑菇腿下面沾了一层泥土,得慢慢得用刀子削去,非常麻烦,悠悠直接交给机器处理去了。

        这天正好是农历的三月十一,张集公社大集,姥姥带着悠悠去供销社进货,捎带着将收购的杂货上交。现在姥姥已经学会赶毛驴车了,让悠悠跟着看东西。

        先去食品站交鸡蛋,进门就看到一群人围着肉架子买肉,指指点点的选择着,大伙都想买不带骨头的肥肉。

        杀猪师傅拿着砍刀悠闲地站在一旁,耐心地等着人们挑选。看到姥姥过来,高声喊道:“嫂子,今天还要肉不?砍倒臀尖了。”

        “要,你先砍下来留着,我去把鸡蛋交了。”

        站长看到姥姥进来,高兴地吩咐工作人员帮忙卸车。

        “嫂子,您这个代销点设得好,把平城县的鸡蛋都收过来了。这每个集日都一千多个的交,在全县的代销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