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空间场理论

第(1/2)页

太空之中。

        陆尘当然也发现了正在逃跑的恒星金和双星文明。

        但他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阻止,毕竟他现在正在撕裂吸收一颗70个恒星质量的恒星。

        要知道,仅是一颗恒星质量就等于三万个行星质量,而地球仅仅是105个行星质量,可想而知,要吸收如此庞大的一个恒星生命体,肯定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浩大工程。

        当然,陆尘有想过流浪号。

        但此时的流浪号并不完全,只是分身之一,只有一个行星质量。

        而对方却是一颗恒星和一个二级文明,若让流浪号独自追上去,无疑等于送死。

        所以,对方逃了便逃了,陆尘鞭长莫及,只能先处理好眼前的事,那就是先将恒星银吸收殆尽,细细想来,这也是个不小的收获。

        幽暗宇宙之中,不知光阴几何。

        这段时间内,陆尘一直在专心的吸收着恒星银。

        随着银身上的氢气质量被快速掠夺,银的恒星结构亦开始瓦解。呈圆形的对流层在陆尘强大的引力下整个被撕碎,化为大量的氢气源源不断的注入陆尘的恒星体内。并且随着氢气质量越来越少,核聚变反应区也逐步收缩。

        当银的恒星质量不足一个时,已收缩至最小的核聚变反应区骤然停止。

        登时,这片空间中就只剩下陆尘一颗发光恒星了。

        当陆尘将银最后的一点恒星质量也完全吸收之后,自身的质量来到了145个恒星质量,体型直径增长到了一百万千米,核心区的温度提高到了一千四百万度,表面日冕层的温度则来到了一百五十万度!

        并且随着质量增加,恒星陆尘引力范围也提升了不少,达到了两光年。

        不过,为了对抗质量增加后更强的引力坍缩,陆尘核心的核聚变区扩大了一些,核聚变反应速率也提高了一些。

        换句话说就是,氢气的消耗速度比以前快了一些。

        除了恒星质量以外,陆尘的意子数量也有不小的提升。

        在抹去了银的意子印记后,他得到了这些空白的意子,使得自身的意子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他随即尝试了一下,发现自己能让意子飞离恒星体外五十万米左右,这个距离正是他如今意识场的范围。

        之所以说得如此笃定。

        那是因为他在吸收恒星银时,特地保留了对方的一些意子信息,从这些信息中他了解到了双星文明和双恒星这个生命共同体的情况。

        以及,这数万年来,双星文明一直在研究意子的秘密,虽说并没有解开终极奥秘意子的来源与形成,但至少搞明白了意识场的一些属性。

        据双星文明的研究模型显示,意识场并不属于物理场,应该是空间场或维度场之一,尽管这两种场态并没有被证实,但唯有用新形式的场态才能解释意识场的存在。

        这就有点像人类为了解释宇宙膨胀的问题,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一样。

        因为一开始,双星文明发现意识场的形成好像和行星磁场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就用电磁场的规则套用在意识场上,却发现完全行不通。

        这证明意识场并不是像电磁场一样的物理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