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长乐啊!那位武姐姐真不是你二嫂

第(1/2)页

  (万字大章,懒得分几章更了。)

  童方退后两步,退到李奇的身边。

  李奇微笑着道:

  “武姑娘?”

  “不要紧张,我们不是坏人。我叫李奇,你听过我的名字吗?”

  武则天微微一愣。

  然后犹豫的看着李奇,不太确信道:

  “当今二殿下,长安大善人?”

  这一下,倒是轮到李奇呆住了。

  难道自己的名声,都已经传到荆州去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搓搓手:

  “都是百姓瞎传,我不过就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啥,不请我进去喝杯茶?”

  武则天谨慎的打量了一眼李奇。

  堂堂二皇子,当今陛下最受器重的儿子,怎么会找上自己?

  啊,对了!

  一定是才艺大选!

  自己在才艺大选上左手抚琴、右手执笔,音书两绝,引起了这位殿下的注意,所以他才找到自己。这么说来,这位贤王殿下,是看中了自己?

  武则天没有立即让开门,反而道:

  “殿下,小女子独居在此,恐怕不方便请殿下入内。”

  “啊哈哈,没事没事。”

  李奇刚刚打个哈哈,便听到旁边的童方大声呵斥:

  “放肆,殿下想要进去,尔焉敢阻挠?”

  李奇没好气的瞪了童方一眼:

  “素质!注意你的素质!”

  “我是贤王,你是贤王府的护卫,咱们不要搞得和强抢民女一样好吗?”

  “武姑娘才貌双绝,对陌生人有提防心理,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童方悻悻后退一步。

  不再开腔。

  素质是什么玩意?

  他有些迷惑。

  按照他的世界观理解,殿下在这长安城,那是想去哪,就去哪。谁敢拦着?

  武则天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一幕。

  她似乎做了一番思想斗争,缓了缓道:

  “殿下请进吧!”

  李奇连忙摆手:“不勉强不勉强,你母亲呢?”

  听到这个,武则天眼里的光瞬间黯淡了一些。

  她有些伤感道:

  “阿娘三个月前,病逝于荆州。我走投无路,只好回长安来。幸得有个远房的表亲,借我这间宅子住。”

  去世了?

  这剧情发展就有些不对啊。

  李奇习惯性的回答道:

  “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说着话,武则天便让开了房门。

  李奇和童方走进去一瞧,才发现什么叫家徒四壁。

  这地方也能住人?

  看样子,武则天目前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啊。

  难怪。

  这样的女人一旦发起狠来,什么事干不出来?

  李奇庆幸自己发现的早,如果进宫了,成了老李的候选才人,那就完犊子了。

  “武姑娘,你在才艺大选上的表现很不错。”

  “但是,决赛你进不去。”

  武则天瞳孔一缩,登时站了起来,激动的道:

  “为什么?!”

  李奇看着面前这小姑娘,慢慢的道:“我不知道你回长安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如果你是想着进宫,我可以告诉你,不会有任何机会。”

  武则天惊恐的看着李奇。

  这个埋在自己心底最深处的秘密,怎么会被李奇给知道?

  这位殿下莫非能够读人心?

  她有些慌乱。

  毕竟是小女孩。

  父亲离开,亲友落井下石,母亲病逝,接连的人生变故,让武则天明白一个道理,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决定命运的,只有皇权!

  只要自己接触到皇权,慢慢渗透,总有一天,会成为皇宫中的半壁江山。

  武则天有这个自信。

  她也有足够的机警,虽然目前手腕还不太够。

  但这些都不会是问题。

  只要有时间,时间会把她磨砺成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女人。

  可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李奇的一句话,可以彻底断送武则天所有的精心设计。

  见武则天怔怔没说话,李奇接着道:

  “我不知道你们武家之前受了什么委屈,不过,你那几个堂哥,我可以出手,帮你讨回公道。至于你……或者永远离开长安,或者,进入贤王府!”

  李奇想的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算是安全的。

  武则天满脸的不可置信:

  “殿下要娶我为妻?”

  啊这……

  误会了!

  误会大了不是?

  李奇差点一个没站稳,他有些尴尬的道:

  “不。”

  “暂时来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你就算进入贤王府,也不会是以王妃的名义,顶多就算是……妹妹,对,妹妹。”

  童方站在旁边:?

  殿下,这是什么操作?

  你到底是看没看上人家姑娘啊?

  我老童都有点被你搞糊涂了。

  武则天很不解:

  “我可以知道,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这个举动,除了李奇,在任何人看来,都显得很突兀。

  武则天感到费解也在情理之中。

  李奇想了想,苦口婆心的道:

  “你还小,可能不太明白。宫里的斗争,有多激烈,想必你是有所耳闻的,我想告诉你的是,真实的残酷,要比你听到的还要可怕。”

  “那殿下为何又要小女子进贤王府?”

  武则天果然心思细腻。

  李奇:哥们那是为了看住你,免得你作妖。

  不过,这话可不能说出口。

  李奇只好装作很无所谓的样子,道:

  “不,你可以选择。或者你永远离开长安,或者进我贤王府。”

  “并不是一定要武姑娘进贤王府的。”

  永远离开长安嘛……

  这个选项毫无人性。

  武则天从小便是在长安长大,离开长安,她举目无亲,又能去哪儿落脚呢?

  所以,看似两个选择。

  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选择。

  李奇心里明白,武则天大概率会选择进王府。

  进了王府她还有机会,而离开长安,她将永远没有机会。

  武则天没得选。

  她咬着嘴唇,再一次发现,在权力面前,个人脆弱的谋算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好!我随殿下回王府!”

  李奇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武则天,道:

  “你很聪明。”

  “和聪明人说话,会省很多事情。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自作聪明,我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

  武则天低着头,没有说话。

  简单收拾了下,童方扛起行李,三人就这样回到贤王府。

  武则天被安排在朝西的厢房。

  平日里,由思春和思秋二人照顾,李奇重申了一下王府中的禁忌:

  后院绝对不可涉足。

  违者斩!

  夜色笼罩着整个长安,李奇用过晚膳后,便坐在自己的书房中。

  他缓缓打开日记本,沉思许久。

  然后写道:

  “我把武则天接进了王府中,这样做,不知道对还是错?”

  “大唐的江山,绝对不能毁在一个女人手上。”

  “老李在位,自然是没有问题。”

  “母后的身体也好很多了,按照道理,老李应该不会再对其他女人感兴趣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别让大哥惦记上这事。”

  “我看得出来,大哥很想去平康坊逛逛,嘿嘿,也只能想想了。”

  “谁让他是太子?”

  “家国重任,以后都在大哥身上。趁着老李还在,我还是多玩几年,等以后大哥需要了,再为他加油也还来得及。”

  合上日记本,李奇的心志也坚定了一些。

  有些事,既然做下了,那就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继续走下去。

  贤王府,西厢房。

  武则天一直在等,她不相信,一个堂堂亲王,把自己弄进王府后,就这样晾着自己。

  白天,殿下肯定是碍于面子,才没有说出来。

  现在是晚上了,殿下肯定会摸进来的。

  只是武则天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想要成为殿下的正室,千难万难。

  不过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

  只要开头了,就好办了。

  现在,武则天就在等待故事的开头。

  她足足等了大半宿,也没有听见任何声响,房门依然紧闭,没有任何打开的痕迹。

  “难道殿下真的只是把我当成妹妹看待?”

  “可他为什么要把我接回王府?”

  “他说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他说我不要想着进宫,他既然猜到了我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交由大理寺把我收监?”

  “殿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武则天此时毕竟只有十四岁不到的年龄,小脑瓜子一时间想不通透。

  就这样,捱到大半夜,武则天才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

  李奇被宫里来人,请去上早朝。

  武则天难得单独和思春、思秋在一块儿,这两丫鬟满心羡慕的看着武则天,能让殿下亲自接回来的姑娘,未来的前程还用说?

  而且,殿下是全天底下最好的殿下,没有之一。

  这位武姑娘,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武姑娘,早膳是端过来,还是去膳房吃?”

  “端过来吧!”

  武则天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她略带着笑意道:“思春、思秋,你们俩也一起吃点吧!”

  思春、思秋没有见外。

  以往每逢年节,她们都敢和李奇一起用膳。

  就更别说,只是和武则天这小女孩一起吃个早餐了。

  武则天故意不露痕迹的问道:

  “你们俩一直跟在殿下身边?”

  “嗯啊!”

  “那……殿下人怎么样?”

  “那还用说!武姑娘你可是积了八辈子的德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殿下,是全天下最好的殿下。我自小服侍那些大老爷,直到被调来殿下这里,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个人。”

  思春颇有感触:“殿下这人吧,虽然平日里喜欢打牌赢我们的钱。”

  “但是却总是会偷偷找个名义,给我们发奖金。”

  思秋也跟着道:

  “就是就是,也就我和思春两人要服侍殿下,你看看其他人,尤其是之前跟着殿下的人,现在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

  “外面人都说,贤王府的下人,个个身价不菲。”

  武则天有些意外。

  她这一次回长安城,只听说二殿下是长安大善人。

  其他的,了解并不多。

  此刻听思春和思秋聊起,不由得愣道:

  “你们是说,殿下还在外面经商?”

  思春自豪道:

  “那可不?”

  “闻名长安城的李记火锅,就是殿下的手笔。大唐酒庄,也是殿下弄出来的。有时候我和思秋就在想,殿下怎么那么聪明,他会那么多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东西。”

  武则天仿佛听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对这个长安大善人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她喃喃道:

  “殿下……这么厉害?”

  思秋补充道:

  “那可不?”

  “武姑娘,你还不知道吧?这几天爆火长安城的才艺大选,其实就是殿下的主意。殿下还给陛下建议,推行税赋改革,说要减少农民的税赋,虽然我也不太懂,但是殿下一心为民,是我们整个王府中人,都感到骄傲的。”

  长安大善人,果然名不虚传!

  并不仅仅只是城外布施而已。

  武则天压住内心的震撼,有些不敢相信道:

  “才艺大选不是朝廷礼部举办的吗?”

  思秋笑了笑,伸手在碟子里抓了一个大白馒头。

  然后道:

  “礼部算什么,若不是殿下给他们出主意,他们能想出这等好事来?”

  三个女孩子,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讨论得好不热烈。

  武则天什么都新鲜,总爱提问。

  思春和思秋也乐于回答,替殿下在武姑娘心中宣扬一下形象,这是分内之事。

  三人相谈甚欢。

  而皇宫太极殿上,气氛倒也融洽。

  李世民的心情很不错。

  吐谷浑已经完全纳入大唐朝廷的控制之中,这件事李奇居功至伟,不过,还不到宣扬和封赏的时候,且晾着吧!

  除此之外,今日一早,国子监的夫子居然呈上一份试卷。

  上面赫然是龙尾车的制造方法和图纸!

  李世民当即震撼不已!

  大唐仍旧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田的灌溉,直接决定了收成。

  就好比去岁年尾的大旱灾,天下受难。

  朝廷不得不倾尽所有来赈灾。

  这个龙尾车来得,可太是时候了。

  再一番试卷姓名:李奇!

  居然又是这小子?

  所以李世民就把李奇诏进宫,一起上朝会议一议了。

  “众位爱卿,朕今日偶得一图纸,觉得甚是惊讶。”

  “工部尚书可在?”

  段纶猛然一惊。

  陛下为何突然cue我?这工部最近也没闹什么幺蛾子啊?

  他来不及思考,立刻出班道:

  “回陛下,微臣在。”

  李世民点点头:“你是工部尚书,这图纸拿过去看看。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要推广开来,又需要多久?”

  段纶不明所以,只好恭恭敬敬的从朱公公手中接过图纸。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李奇,皱着眉头。

  图纸?

  夫子这么快就把图纸给老李了?

  这效率可以啊!

  段纶拿到图纸,仔细研究了好一会,才颤抖着问道:

  “陛下,祥瑞、祥瑞啊!”

  “有此龙尾车灌溉出水,可解天下万民之苦。”

  “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依照此图纸,建成一架龙尾车,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等下田试验,确保运转,大概用时月余。若要全国推广,半年内可成!”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故作轻松道:

  “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工部全权处理。”

  段纶激动的道:

  “微臣领旨!”

  这可是白花花的政绩啊,一旦全国粮食丰收,得益于这个龙尾车,那么他段纶的军功章就免不了,段纶顿了顿,又道:

  “敢问陛下,此龙尾车不知是何人所献?”

  “微臣斗胆,想请此人入我工部做事。此人具有格物精神,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看了李奇一眼。

  见李奇老神在在的,正在和李承乾两人偷偷摸摸聊天呢。

  他轻咳了一声,道:

  “卷子上有写名字,你自己看。”

  段纶这才细看过去:李奇!

  这……

  是贤王殿下?

  他连忙跪下,请罪道:

  “陛下恕罪,微臣不知,这龙尾车图纸是贤王殿下所画。冒犯殿下威仪,微臣该死!”

  李世民抬抬手:

  “起来吧!”

  “段爱卿,人我是不能给你。这图纸,你好生收着。”

  说完,李世民转过头,对李奇道:

  “奇儿,你贡献此等祥瑞,功不可没。朕本来是打算好好赏你的,不过,你挂职户部侍郎一职,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算是功过相抵了。”

  “自今日起,就别再担任户部侍郎了。”

  “你,有意见吗?”

  李奇面露喜色,笑嘻嘻的道:

  “儿臣遵旨,没有半分怨言。”

  真正有怨言的戴胄,人都傻了。

  陛下这是为什么啊?

  殿下在我户部挺好的啊,他人不来上班没关系,但是有殿下指点,户部最近的日子好过多了。而且,我还听说,殿下准备打通西域商贸,这肯定也是挣钱的路子,否则,殿下绝对不会如此热衷。

  陛下,要不咱们再商量商量?

  把贤王殿下还给我?

  戴胄心中有怨言,嘴上却一个字都不敢说。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无事退朝吧!”

  “承乾、奇儿,你们俩留一下!”

  李世民单独留下两人,显然,是父子之间有私房话要讲了。

  李奇做好了被训话的准备。

  反正不管自己贡献了什么,老李也很难赏赐自己了。

  一等秦王,几乎等同于皇帝之下,最高的荣誉了。

  虽然李奇没有在朝中任职,但是随便走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的头头不得给点面子?

  不过李奇也在想,自己有什么好训的呢?

  最近很也没犯什么事啊!

  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