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雄赳赳气昂昂!大军开拔!

第(1/2)页

  李丽质的心情好极了。

  连带着,老李和长孙皇后的情绪也很棒。众人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感觉、这场面,跟过年似的。

  李世民招了招手,喊过李奇:

  “奇儿,你医好了丽质,算是大功一件。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只要不太过分,朕都可以允你!”

  李奇笑着问:

  “父皇,当真不能给儿臣一支三千将士的军队?”

  听见这话,长孙皇后和李承乾都转过头,投来好奇的目光。

  要三千将士作甚?

  李世民瞥了一眼李奇,再一次无情的拒绝:

  “这件事不用再议了。”

  长孙皇后凑了过来,疑惑问道:

  “奇儿,你要三千将士做什么?”

  李奇义正严辞:

  “自然是给丽质报仇!狗日的突厥人,我们还没去打他们,他们居然敢来长安逞凶!士可杀不可辱,这个仇,非报不可!”

  李丽质感动的看着李奇。

  还是二哥对我好啊!

  知道我受伤了,立马从江南赶回来,第一时间为我治伤。

  所有太医都觉得,我这伤无法痊愈。

  可是二哥却偏不信,硬是让我复原如初。

  现在,又要为我报仇。

  只是突厥人太狡猾了,二哥还是别去的好。

  想到这儿,李丽质道:

  “二哥,算了。突厥太远了,这个仇以后再报。”

  长孙皇后警惕的看着李世民:

  “二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瞪了李奇一眼。

  你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下好了,还没出发,就要纸包不住火了。

  他有些讪讪道:

  “前几日在朝堂上,兵部尚书李靖提出,此时正是出兵突厥的好时候。朕仔细想过,此言不虚,所以便同意了。”

  “那关奇儿什么事?”

  长孙皇后明显不好糊弄。

  李世民想了想,无奈的道:

  “朕委派奇儿为监军,随征讨突厥的大军一同出发,前往草原。”

  长孙皇后大惊:“什么?!”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以为你儿子是你?

  奇儿自小体弱多病,才被寄养在山野之间,这件事你不是不知道。

  现在,你居然把他送到战场上去?

  你这是巴不得他去死吗?

  长孙皇后无法理解。

  她坚决道:

  “这件事,我不同意!”

  李奇和李世民对视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你老婆,你自己搞定。

  反正哥们必须上战场。

  不给狗日的突厥人一点颜色瞧瞧,还真当我大唐是纸老虎呢!

  李承乾此时也走近了近,对李奇道:

  “二弟,你当真要去征讨突厥?”

  李奇只好解释了一嘴:

  “那是李靖将军的事情,我只是个监军,跟着去学习的,顺便看个热闹。”

  长孙皇后瞪了一眼。

  然后训斥道:

  “监军也不行,战场之上,凶险万分。你从未经历过战场杀伐,万一一个不小心,可就……可就回不来了!”

  “这件事,反正我不同意。”

  李奇叹了口气,然后劝说道:

  “母后啊,其实事情没那么严重。儿臣是跟着李靖将军的大营,基本上是看不到突厥人的。就算想要打仗,那也没有机会呀!”

  “再说了,这事父皇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允诺的,如果这个时候撤回旨意,岂不是让父皇很没面子?”

  “君无戏言,就要变成君在说笑。”

  李世民冷冷的道:

  “别胡说八道!”

  长孙皇后却不接这个茬,而是问道:

  “陛下当真在满朝文武面前,命奇儿监军?”

  李世民听见陛下两个字,就知道长孙皇后是真的生气了。

  但是,这种事也抵赖不了啊。

  他只好道:

  “是的。李靖带兵征讨突厥的唯一请求,便是要奇儿随军通行。他亲口说的,若有奇儿相助,两个月内,突厥大事可定!”

  长孙皇后皱着眉头:

  “这个李靖,莫非和奇儿有什么过节?竟然要这样来害奇儿?”

  害。

  这怎么能是害呢?人家李军神很欣赏你儿子的好吗?认为你儿子我是个福将。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玄学荣誉。

  也可以说,哥们就是气运之子!

  李世民搂了搂长孙皇后,然后低声道:

  “观音婢,这事无需太过操心。奇儿本身武功非凡,等闲大内侍卫,都近不了身。”

  “他跟着李靖出去见见世面,也挺好的。”

  总算是李丽质复原的喜事,冲散了李奇要出征这朵阴云,长孙皇后很快也就释然了。

  有李靖照顾,料来是出不了什么岔子的。

  等众人散去,李奇拉着李承乾这位太子大哥,感叹道:

  “大哥,你上过战场没?”

  “没。”

  李承乾很实诚。

  事实上,他们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捡现成的,稍微长大点的时候,大唐已经平定了中原战乱。

  李奇叹了口气:

  “我也没,你说,我会不会死在突厥?”

  李承乾:“二弟怕死?”

  李奇白了李承乾一眼:

  “废话!怕死是人的本能,你不怕死吗?”

  李承乾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点头道:

  “果然,我也怕死。”

  李奇见这么一个问题,李承乾居然还要思考半刻,不由得道:

  “大哥,我虽然怕死。但是这次突厥人做得实在太过分了,他便是在西北抢点东西,我都能忍,可是他却杀进长安来,杀到我们的家人身上,你说,我该不该去征讨他们?”

  “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肯定是该啊!

  李承乾狠狠的点点头。

  只不过,他旋即想到,那个要上战场的人不是自己,不免又有些遗憾。

  有时候,李承乾很羡慕李奇。

  说下江南,就下江南。

  带着长孙冲和房遗爱两人,当天就出发,头也不回。

  听说江南女子个个婉约,也不知真假。

  而现在,说去征讨突厥,立马就要走了。

  如此风风火火的人生,看上去才是充实的人生。反观自己,还在国子监和夫子讨论,以法治国的事情。

  无趣。

  想到这儿,李承乾不禁感慨道:

  “二弟,有时候我是真羡慕你。”

  “别!”

  李奇立马打断了李承乾的话,并且纠正他即将跑偏的错误思想:

  “大哥,你是太子,江山社稷未来都在你肩上扛着。你别像我一样,吊儿郎当没个正形。”

  “对了!”

  说到这儿,李奇想起一事,或许可以让李承乾无聊的日子,增添一丝乐趣。

  他谨慎的道:

  “大哥,你若是有空,又无聊,不如帮我去找找一种叫石油的东西。那玩意一般藏在地底,需要通过工具,才能采集。”

  “不过,你需要帮我找到位置即可。”

  李承乾两眼一抹黑:

  “石油?”

  这可是个新鲜玩意。

  光是这个词,李承乾敢保证,就是自己第一次听到。

  李奇便把石油的特征、以及可能出现石油的地点,给李承乾说了一通。

  并承诺道:

  “大哥,你若是找到这玩意,我保证从突厥给你带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回来!”

  李承乾:“什么纪念品?”

  李奇故作神秘,道:

  “先卖个关子,等我从突厥凯旋,你自然就知道了。”

  从皇宫回来后,李奇找到武则天。

  这次从江南回来,没几天,又要上突厥战场。

  人生这件事,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啊。

  李奇打算和武则天说一下这个情况,虽然他没有义务要这么做,但是李奇三思之后,决定还是和武则天谈一谈。

  要不然这女娃娃翻墙出去,进了宫,那算谁的?

  “武姑娘……”

  “殿下有事找我?”

  武则天其实一点都不无聊。

  在贤王府的这些日子,思春和思秋两人,教会了她斗地主。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

  听思春说,这个游戏也是贤王殿下发明的。

  有时候武则天就在想,贤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到经国之才,小到这等小玩意,怎么都能装在同一个脑袋里呢?

  李奇示意武则天坐下来。

  他想了想,道:

  “前几日长安城来了一支波斯商团,这个事你知道吧?”

  武则天点点头,她虽然足不出府,但是也听说过。

  听闻这支波斯商团带来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可惜自己不能出去看。

  只听李奇又道:

  “这支波斯商团中,有突厥细作潜伏,在长安行凶伤人。”

  “啊?!”

  武则天大惊。

  直觉告诉她,这件事一定不简单。

  否则长安城每天大大小小的案子,贤王殿下怎么可能会关注到这么件事情?

  所以,是伤的人和殿下有关?

  李奇也没注意武则天的表情,继续道:

  “那个人,你也熟悉。”

  “前阵子还在王府中住了一阵子,和你以姐妹互称。”

  武则天听见这话,登时站起。

  然后不可思议的道:

  “殿下是说公主?公主被突厥细作所伤?伤得可严重?”

  李奇点头。

  然后有些感伤的道:

  “非常严重,丽质这孩子,整个脸都被火油烧伤。朝廷将整个太医院都搬过去了,依然没法医治好这个伤。”

  “幸得天助,丽质才安然无恙。”

  武则天听得惊心动魄,不由得问道:

  “后来是哪位神医救了公主殿下?”

  咳……咳咳……

  这位神医不就是本王吗?

  李奇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居功,他轻咳两声:

  “这个不重要。”

  “我想说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你没事尽量别出门。但是在府里闷的话,可以让思春和思秋陪你出去转转,确保安全。”

  “突厥人太过分,都敢到长安逞凶了。”

  “所以,本王不日就将出征,一举彻底荡平突厥!”

  武则天咽了咽口水。

  要打仗了?

  朝廷不是有很多将军吗,怎么会要殿下上战场?

  殿下看上去,只比自己大两三岁而已,还是个孩子。

  孩子怎么能上战场呢?

  武则天喃喃道:

  “殿下,你说……你要带兵出征,攻打突厥?”

  “不错!”

  李奇点点头,道:“所以,接下来我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王府中。不过你放心,我会交代好下人,尽量满足你的所有合理需求。”

  武则天倒不关心这个。

  在贤王府中,她的自由度很高,除了李奇的后院不能进之外,其他地方,想去哪看看玩玩都没有问题。

  而且,吃的穿的,都是上好的。

  贤王府的下人似乎也都很大方,个个都很有钱似的。

  她关心的是,大唐若是与突厥开战,必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殿下若去,万一……

  不,一定没有这种万一。

  殿下是无所不能的。

  这天底下,又怎么会有事情能够难住殿下呢?

  在贤王府一众下人的日夜熏陶之下,武则天对李奇的印象,也从“这位殿下有点东西”变成了“殿下就是全知全能的”。

  所以她当然不希望李奇出意外。

  否则,这偌大的贤王府又该何去何从?

  李奇简单和武则天交代了一些事,便回到自己的后院。

  征讨突厥的大军这几日间早已整顿完毕。

  从长安出发的,不过是中军一支。

  尉迟恭和侯君集前两日便已出发,分别为左右先锋,先赶至吐谷浑地带。

  那里是大唐的版图,自己的地方。

  李靖则等着李奇一起,率三千亲兵,出长安。

  长安城墙下,李世民率一众文武亲自相送。

  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而且是平定突厥这种战场。

  李世民左右交代:

  “奇儿,出去了,记得一切要听李靖将军的话。”

  “他是大唐军神,有极高的战场素养的危险预判,你只要跟在他身边,多听多看多学,就行了。”

  李奇很不情愿的应道:

  “儿臣遵旨。”

  李世民摇摇头,无奈的道:

  “这可是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你得记牢了。”

  李奇叹了叹,然后指着不远处的李靖。

  道:

  “父皇,你不如去交代李军神毕竟好。我估计他应该记得很牢固。”

  李世民没有搭理这话。

  他看了看三千将士,军旗猎猎,迎风作响。

  这一战,事关大唐荣誉、事关大唐版图。

  如果一举平定了突厥,将整个西域纳入大唐,那么他李世民离千古一帝的位置则又更近了一些。

  若非形势不允许,李世民都巴不得自己能亲上战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