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贤王搞事情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第(1/2)页

  唐贞观,长安城。

  皇宫之中。

  李世民脸色铁青,前几日刚刚收到李靖传回来的战报,得知李奇的“战场奇迹”,他很是为自己的儿子自豪了一把。

  甚至在太极殿上,公然赞赏李奇。

  说贤王是大唐军神接班人,未来帝国的栋梁!

  可是,就在昨天!

  李世民看了李奇的日记,这才知道,这小子竟然带着三百人去执行什么“斩首”任务。

  这不是瞎胡闹吗?

  李奇瞎胡闹那是因为年纪小,不懂战场的可怕,更不知道三十万突厥大军是什么概念。可是你李靖知道啊!

  你李靖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什么样的情况没见过?

  就这种任务,无论派给谁,那基本上都相当于是:没指望这支斩首小队能够活着回来。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给堂堂贤王去做?

  你李靖是何居心?

  好吧!

  虽然奇儿是回来了,而且任务完成得很漂亮,还把突利这老乌龟给绑回来了。

  但是,万一有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

  万一呢?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如果真的出现了万一,岂不是说,自己这么优秀的儿子,就没了?

  李靖,好胆!

  所以这一刻,李世民很愤怒。

  但是这种愤怒又不能对人言,前方战场的情况,战报都还没回来,你怎么就提前知道了?

  不好解释。

  所以咱老李只能生闷气。

  “陛下,长乐公主求见!”

  御书房外,有太监通传。

  李世民收起日记副本,藏好。然后起身,走出案桌,道:

  “让丽质进来吧!”

  李丽质自从伤势恢复后,很是乖巧了一阵子,也不闹着出宫玩了。

  为的就是让老李省点心。

  不过,在宫中待久了,她又觉得无聊了。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

  李世民和煦的道,“今日来找朕,是不是又想着出宫玩去?”

  李丽质撇撇嘴:

  “才不是。”

  “宫外太危险了,儿臣自然知道分寸。对了父皇,二哥有消息没?他什么时候回来?”

  说起你二哥啊……

  是得下道旨意让他回来,要不然指不定还出什么幺蛾子。

  李世民笑着道:

  “你二哥挺好的,立个几个大功。这一次西征突厥,恐怕功劳最大的就是你二哥了。”

  “真的?”

  李丽质眼睛里面闪烁着小星星。

  她骄傲的道:

  “我就知道,二哥是最厉害的。”

  李世民没有作声。

  不得不说,李奇崛起的速度太快。

  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几位御史,其他人对李奇的观感都很好,甚至公开赞赏。

  比如程咬金,自不必多说。

  户部、工部、礼部的尚书对李奇也是赞誉有加,恨不得把李奇安排到自己的衙门上班。

  兵部就不用说了,李靖西征突厥,点名要李奇随行。

  这等影响力,有时候让李世民也暗暗心惊。

  相比较之下,太子则就显得沉默得多。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世民目前还不好说,只能判断的是,贤王应该对权利毫无眷恋之心。

  甚至有点讨厌帝王这个位置。

  所以,李世民有时候根本就看不懂李奇。

  天底下,竟然还有人讨厌做皇帝?

  真是咄咄怪事。

  李丽质见老李半晌不接话,只好自己道:

  “父皇,儿臣想出宫一趟,去二哥府上,找武姐姐玩。”

  “嗯?”

  李世民眉毛一挤,“什么武姐姐?”

  李丽质噘着嘴,道:

  “武姐姐是二哥的好朋友呀,一直就住在二哥附上。以我看,二哥迟早会把武姐姐取为妻,到时候就是贤王府的王妃了。”

  李世民心间一凛。

  奇儿还有这等秘密?

  在府中私自藏了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

  他当即问道:

  “丽质,你见过那位武姐姐?”

  “嗯!”

  李丽质毫不设防,直接道:“上次去二哥府上小住,我便和武姐姐一起玩来着。武姐姐很聪明,人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二哥总是不让武姐姐出府。”

  李世民颔首。

  他了解自己这个儿子,如果真是喜欢的人,恐怕不会这么对待。莫非这女人还有其他来头?姓武?好像那个日记里曾经提起过……

  李世民笑着道:

  “可是你二哥现在不在家,你去他府上,会不会不太好?”

  李丽质满不以为意。

  她傲娇的道:

  “那有什么。二哥以前就说过,我随时想去小住都可以,不用和他打招呼。”

  得,你二哥一句客气话。

  你倒是真不见外。

  李世民想了想,这丫头在宫里待得烦了,不放出去溜溜恐怕每天都会来麻烦自己,到时候耳朵边净是嗡嗡嗡的声音,也是个麻烦事。

  这样想着,李世民便道:

  “也好!明日吧,明日朕派一队金吾卫护送你过去。”

  李丽质闻言,大喜道:

  “真的?儿臣谢谢父皇!父皇最疼儿臣啦!”

  说罢,便欢天喜地的出了御书房。

  李世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真希望这几个儿女永远都长不大啊,兄妹几个相处和睦,自己也能省心不少。

  目前来看,趋势还是不错的。

  翌日,李丽质便在一队金吾卫的护送下,直接进了贤王府。

  客居贤王府上的人,除了武则天,还有王勃和孔颖达。

  两人这些日子,正在为《长安日报》的创刊号埋头苦干。

  从选题,到撰写,都亲力亲为。

  李奇曾经说过,希望回来就能看到已经成型的长安日报,内容审核无误后,就去工部借一下印刷工具,直接海量开印。

  首先就要确保长安人手一份。

  这是赔本的买卖。

  至少在王勃和孔颖达看来,殿下做这件事情,完全是一心为公,不图名不图利。

  两人自然不知道,李奇就是为了图前。

  一旦等长安日报发行成规模了,里面大大小小的广告块,都是钱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舆论的引导。

  有这份报纸喉舌握在自己手里,什么御史,都是小儿科。

  自己在民间发起的舆论,就能让一位当朝大员社死,甚至要被逼得引咎辞职。

  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

  大约五天后,长安城外,终于迎来浩浩荡荡的三百玄甲军。

  为首的号兵大声喊道:

  “殿下西征斩首,羁押突厥可汗突利进长安!”

  “殿下西征斩首,羁押突厥可汗突利进长安!”

  声音远远传出去,很快就引起全部百姓的注意。

  突厥的可汗被抓了?

  殿下西征?

  哪位殿下?

  没听说过长安城哪位殿下带兵西征啊,西征的不是军神李靖吗?

  虽然很多百姓很疑惑,但是还是很自觉的让开一条道。

  李奇骑马而入,一身明晃晃的盔甲,仿佛一位少年将军,威风凛凛。

  人群中,很快就有眼尖的吃瓜人,立马认出了李奇。

  “是贤王殿下!”

  “贤王殿下竟然带兵西征?”

  “没想到,咱们长安大善人也是一位挥斥方遒的将军啊!”

  “贤王无所不能!”

  “抓回突厥可汗,当浮一大白!”

  “走走走,李记火锅走起,今日某请客,咱们不醉不归!”

  李奇听着群众们断断续续传来的议论声,真想大声说一句:

  会说,你就多说两句。

  进了长安城,很快,百官们也惊骇相传。

  说是贤王殿下抓了突厥的可汗回京!

  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壮举啊?

  西征队伍才开拔多久,怎么就把人家的可汗给抓了?

  莫非突厥的可汗亲自上战场一线,所以才被大将军给逮住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开始人心惶惶。

  贤王殿下回来了,这下又要搞事情了。

  这位殿下就没有消停过,每天不折腾一点事情出来,似乎就浑身不舒服。

  没多久,便看见前方有太监领着几位大内侍卫,匆匆赶来。

  “贤王殿下,陛下有旨,传贤王殿下进宫面圣。”

  李奇翻身下马,看了那公公一眼:

  “我可不可以回去先洗个澡?”

  “啊这……”

  那位公公显然没有料到,李奇会这样回话。

  他虽然知道,这位殿下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陛下召见你,你却说要去洗澡,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那公公只好委屈的道:

  “陛下和朝中百官,此刻正在太极殿上等着殿下。”

  你去不去,你自己看着办。

  反正奴婢是不敢催,也不敢问,你要去洗澡了,我就如实奏明陛下就是。

  李奇沉吟一小会儿,便道:

  “那走吧,别让父皇等太久了。”

  那公公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奇就这样身着盔甲,进了宫,上了太极殿。

  殿内。

  群臣纷纷侧目,就连太子李承乾也满心羡慕的看着李奇:还是二弟好啊,下江南,出突厥,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且还都能干出成绩。

  嗯,还好二弟交代给我的石油勘探工作有些眉目。

  否则,我岂不是样样都被比下去了?

  李奇当朝而跪: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非常满意的看着李奇,那眼神分明再说:众卿家,都瞧瞧,啊,仔细瞧瞧,这就是朕的儿子。朕只是派他去监军而已,他却亲手把突利那只老乌龟抓回来了。

  你们的儿子,能办到这一点吗?

  “起来吧!”

  李世民面上仍然装作古井无波,淡淡的道:

  “你进城就大喊大叫,怎么,突利可汗被你请到长安做客了?”

  李奇会意。

  立马就回话道:

  “回父皇。”

  “这事吧,说来就巧了。儿臣随李军神前往突厥采风,但是漫天隔壁草原,实在是无趣的很。于是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