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吐蕃要来和亲!

第(1/2)页

  “好兄弟,讲义气!”

  李奇搂了搂两人的肩膀,然后意味深长的道:

  “不过,在下江南之前,咱们还得办件事情。”

  “你们应该也都听说了吧?”

  “吐蕃世子,协同吐蕃使者,不日就要前来长安,请求与大唐和亲。”

  程处默点点头。

  房遗爱也点头道:

  “这件事,有所耳闻。”

  只听李奇道:

  “那个吐蕃世子,未来是个厉害人物。我想,既然他这次来长安了,不如就永久的住在长安,至于吐蕃世子的位置,换个人坐就是了。”

  “永久的住在长安?”

  程处默和房遗爱都是惊恐的看着李奇。

  然后两人齐刷刷的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李奇苦笑道:

  “你俩干啥呢?”

  “杀心怎么就那么重?我的意思是说,请他住下来。而且,不能是以和亲的方式,我大唐自今日起,永不和亲!”

  “吐蕃若是怕了我们,趁早就降了我们。”

  “若是不怕我们,那就派兵来打,都无所谓。但是想着和亲……也行,那就让他吐蕃的姑娘嫁到大唐来!”

  额……

  程处默和房遗爱两人一齐傻眼。

  这都哪跟哪?

  殿下你在说什么你自己知道吗?

  和亲乃是两国邦交,是大事。岂能由你一言而决?

  房遗爱有些不确定的道:

  “殿下,滋事体大,这事是不是应该和陛下商量商量?”

  “还商量个啥啊!”

  李奇满不在乎,然后道:

  “我来拒绝和亲的事情。你们俩,帮我想想法子,看看怎么样能留下吐蕃的那位世子。三日之后,我要这长安城,成为吐蕃世子的囚笼!”

  贤王府外。

  程处默和房遗爱两人一脚轻一脚重的往外走着。

  程处默忽然道:

  “小爱啊,殿下今儿个是怎么了?”

  房遗爱:“的确有些不太对劲。”

  “和亲不是好事么?”

  “对啊!殿下为什么要反对?”

  两人丈二摸不着头脑。

  合计老半天,最后达成共识:

  “罢了,殿下既然反对,那就说明,和亲不是什么好事。在这种事情上,咱们还是要相信殿下的判断。”

  “不错!”

  时间一晃而过。

  关于李孝常造反的审理,也已经结案。

  李孝常削去义安王的封号,贬为庶民,流放岭南,不得诏,永生不得踏出岭南之地。关于对裴寂的指控,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被视为胡乱攀咬,不予牵连。

  这也就是因为李孝常是宗亲,老李同志内心有愧疚之感。

  所以没有判斩立决。

  而是流放三千里!

  不过,这流放的途中会发生什么,那就谁也说不好了。

  历史上很多流放,不过是给当事人一个面子。

  但是往往那些被流放的人,还没到目的地,就中途夭折了。不是碰见山匪,就是遇见烟瘴,反正是个死,想逃是逃不掉的。

  至于李孝常是不是这种命运,李奇不知道。

  他也不关心。

  忙完一天的事情后,李奇终于摊开许久没写的日记本。

  “终于!”

  “第三百篇日记了,坚持一件事情真难啊。尤其是,一件这么无聊的事情。那些上小学开始写日记的人,多半坚持不到初中。”

  “这两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情。”

  “老李同志文治武功,总算是把大唐这一摊子事情给支棱起来了。”

  “吐谷浑被灭、突厥被灭,大唐的版图前所未有的宏大。”

  “接下来,就该是吐蕃和高丽了。”

  “我和老李同志请命下江南,老李居然破天荒的同意了,也好,身在长安是非多,去江南清净清净是个不错的选择。”

  “也不知道冲哥的船坞进度如何?”

  “我的大唐号游轮,是否已经开始在生产部件了?”

  “等有朝一日,我从大洋彼岸带回全新的物种、全新的文化、全新的体验之后,一定要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世界那么大,你要不要去看看!”

  合上日记本。

  李奇的脑海中响起一道暌违许久的声音。

  “恭喜完成第三百篇日记,抽奖系统开始。”

  “本次累积的奖池提供如下奖项,请选择。”

  “甲:堪舆世界藏一图”

  “乙:调味百膳”

  “丙:机制天下”

  “丁:风之所向”

  李奇等了好一会,也没有等到第五个选项。

  他拍了拍脑袋,试探着问道:

  “系统?大爷?抽奖改规则了?不应该是五选二吗?还有一个选项被你吃了啊?”

  “你丫的倒是说句话啊!”

  没有反应。

  李奇只能干瞪眼,他也不能说撬开脑袋看看,研究研究。

  在系统面前,李奇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得,那就选吧。

  四选二也行,好歹还有个二。

  这一次的奖项,似乎猜出了李奇想要出海航行一般,甲选项的图,应该是将海图囊括在内的世界地图了,但愿不是一个粗略版本。

  至于选项乙,往后稍稍。

  现在也不是吃香喝辣的时候。

  丙的机制天下有些意思,李奇之前就获得过一次机械构造全本的奖项,这个机制天下,倒像是个补充。

  最后的丁,风之所向。

  妈的和猜灯谜一样,这谁能猜得准?

  风之所向?

  风向?

  莫非是测试风向风速一类的东西?

  这可是好东西,出海之后,风有时候就决定了命运。

  李奇思虑再三,终于做出选择。

  一头一尾,甲和丁!

  “恭喜获得舆图一份,恭喜获得风速仪一只。”

  果不其然!

  李奇迫不及待的便打开那份舆图,山川地理,无所不有。

  大海之上的标注也异常清晰。

  这东西是个好宝贝啊!

  就凭现在的技术手段,那是多少人力物力,也未必能办到的事情。

  有了这份舆图,李奇的大航海计划,也算是多了一份保障。

  他乐在其中,细细研读。

  每一个地理位置,都试着和脑海中的记忆相印证,有很多一一对得上,也有一些,似乎后世的地图中,也未曾显示过。

  李奇不禁感叹:

  这图可真是绝了!

  就这样,平安无事过了两日,直至第三天,长安城内,终于迎来了吐蕃的使者团。

  或者说,吐蕃的和亲团!

  吐蕃世子、吐蕃使者,以及随行的队伍人员,浩浩荡荡,约莫有三四十人,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