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不同的培养方式

第(1/2)页

清大5楼会议室
  此次的与会者主要包括正副校长、各学院教授,以及和林知熠打过交道的招生部马若等人。
  长方形会议桌主位坐着的是清大的郑校长,他最近才出差回来,看着众人,询问道:“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
  本次会议的主题依旧是关于林知熠的事情。
  自从林院士的身份公开后,清大不知道开了多少会议来讨论此事,但依旧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虽然郑校长没有正式见过林知熠,但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是知道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林知熠上学的事情。
  左手边坐着的是副校长,清清嗓子,他总结之前讨论的初步结果,“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林院士之前提交的入学申请不算数。”
  会议中一众教授忙不迭地跟着点头。
  其中不乏一些和林知熠共事过的老者,他们更是直面见识到林知熠的天赋,但即便是不清楚她的实力,总归是知道她论证了六大猜想、研制了一众武器的吧。
  他们谁有资格成为林知熠的导师呀!
  这不是贻笑大方嘛。
  现在有些教授甚至还想成为林知熠的学生,看看数学系教授秦志斌,仅仅是和林知熠聊聊天,马上就能证明出第二个猜想了,他们也眼馋。
  李校长停顿住,见众人没人反驳,笑眯眯地继续说:“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她自己带学生。”
  其实不全是他个人的想法,上级有人也跟他聊过,也提到林知熠有些科研技术因为人手不够而陷入停滞的事情,既然这样,何不给足空间让她培养她想要的人才。
  况且之前竞赛的时候,李校长看林知熠上课挺好的,事后很多学生反馈她的教学就是能轻松听懂。
  “我同意李校长这个提议。”
  “对呀,我们没有能力教她,让她按照普通学生的发展路径走,这不是耽误人嘛。”一位老教授慢吞吞却坚定地说。
  “我也同意,不过把哪些学生给她呢?”有人提出此方法的漏洞。
  按照当前的教育培养结构,一般是以专业课来划分,接着每一学年由浅至深地开始递进式学习。
  所以对面有老师提议,“不如让她从大一开始上课?”
  “不行,完全就是暴殄天物,浪费人才。”老教授坚决否定,他便是先前被选入林知熠的全息项目的人,正是有了那次经历,他觉得林知熠不会想要这样的方式。
  老教授抢在众人面前继续说:“要我看不如让她挑一些学生,她自己培养,我看研究生最好不过,博士就算了,她估计不想要。”
  一众领导听着提议,虽然老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有两点,一方面,研究生招生工作早就停止,请问把哪些学生给她?学生能接受吗?
  另一方面,导师工作重中之重便是培养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虽然林知熠是做出了重要研究成果的院士,可是她年纪还是太小了,才18岁,说到底能不能管好学生都是问题。
  到这一步,讨论又陷入僵局,毕竟也确实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