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东瀛风云

第(1/2)页

七日后,战船无惊无险地到达东瀛某处港口,丰臣秀吉悄然下了船,混入人群之中离开。

        如今他在东瀛的处境可不算好,是以并不打算和其他人一起光明正大地下船。

        不过就算处境不算好,接他的人还是有的。

        在一处小巷口,一个浪人打扮的武士像丰臣秀吉微微鞠躬,跟上他的脚步。

        “织田公现在何处?”丰臣秀吉一边走一边问道。

        干瘦的身躯硬是走出了雄壮气势,此时的丰臣秀吉不是在清羽面前卑躬屈膝的降者,而是东瀛地位极高的织田信长之副手。

        “十日前,莲生大师匆忙结束在外,赶回寺中,织田公当是在莲生大师处。”武士回道。

        莲生大师是密宗高僧,其辈分和未转生前的素盏鸣尊是同一辈的。其实力因为年老而下滑严重,是以东瀛方面并不将其算入可用战力内。

        素盏鸣尊转生成织田信长后,便由莲生大师收为徒弟,悉心教导,双方关系可谓是极为密切。

        “本能寺吗······”丰臣秀吉步履再快一分,低声喃喃念道。

        “秀吉大人,”武士加快几步跟上,“我们打听织田公的下落,是不是······”

        丰臣秀吉豁然转身,阴狠的凝视让武士将后面的“不太好”三字给吞了下去。

        素盏鸣尊,也就是织田信长,他没有公开回到东瀛,甚至连部属都未曾通知,显然是不欲他人知晓自己的下落。丰臣秀吉传讯让手下人搜索自家主公的下落,很可能会惹得素盏鸣尊的厌弃。

        在如今局势下,要是连素盏鸣尊都放弃了丰臣秀吉,那些针对丰臣秀吉的人是完全不介意将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武士其实是在为丰臣秀吉着想,这句话说得上是忠言。

        但是很可惜,他不知道丰臣秀吉现在的真正处境。

        “非是我刻意打探织田公下落,而是织田公现在情况不妙。明智光秀乃是天照大御神派来辅助织田公的人,如今天照身陨,织田公独自返回东瀛,明智光秀定然对其不满,你可明白?”丰臣秀吉严声道。

        他说的明智光秀,乃是织田信长的另一位副手,和丰臣秀吉并称为织田信长的左右手。

        不过明智光秀效忠的还是天照,对于天照的忠心更在对织田信长之上。

        若是织田信长没和天照之死搭上嫌疑还好,明智光秀还是那个得力干将。但现在的局势,织田信长却是天照之死的极大嫌疑人,无数人怀疑他弃天照于不顾,对其心怀不满。

        应该说,东瀛的知情人中,至少有八成怀着如此想法,他们都是不信任织田信长,不信任素盏鸣尊。

        毕竟比起一直人前显圣的天照,苟延残喘的素盏鸣尊实在没有多少部众,因为他连自身存活都是问题,何来心思经营势力。

        也就是转生成织田信长后,他才纠集起不小的势力。不过这些部属中有多少真心效忠自己,有多少是天照和月夜见安插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属下······”武士咽了口唾沫,重声道,“明白。”

        “明智光秀近来情况如何?”丰臣秀吉再问。

        “光秀大人近来一直和天照大御神的部众联系,经常谈至深夜,甚至有彻底秉烛的情况。”武士低下头来,道。

        ‘看来光秀也是对素盏鸣尊心怀不满啊,’丰臣秀吉闻言,想道,‘不过他还没到直接动手的程度。’

        真要干什么反叛素盏鸣尊的大事,肯定是要悄悄地来的。这么明目张胆的,甚至连有几次彻底秉烛长谈都被人发现,真要是想动手,怕不是在找死。

        谋事不密则事不成,这是谋大事的基本道理。

        东瀛文化皆是密宗从中原带来的,对于中原文化极为熟悉,这句话,明智光秀作为一个智将不会不知。

        所以,如今的明智光秀也就是做做样子,希望素盏鸣尊能出面给个解释。

        当然,知晓归知晓,丰臣秀吉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道“看来光秀对织田公十分不满啊,竟是一直和他人联系。

        盯紧光秀,我们要为织田公守好他的基业。月夜见大人虽也是至强,但其身却是女流之辈,不足为虑。

        依如今局势,东瀛的未来十有会交托在织田公手里,我等定需为织田公铺好道路。”

        “哈伊。”武士恭声应道。

        明智光秀居心不轨,织田公定然不会重用他,那未来织田公掌握东瀛后,肯定会对秀吉大人托以重任,这么想想,未来秀吉大人不就是东瀛的宰相了?

        一人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