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章 诸子百家

第(1/2)页

张良无意识的绕了圈手中的穗子。

        这三年,除了那些风言风语,九华几乎没有消息,原本她每年至少会来一次小圣贤庄,可这三年,竟然一次都没有出现过,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张良有些担忧,他知道,如今四海过一,百废待兴,可边界不稳,始皇帝要兴修长城,抵御外敌,可那些监管之人几乎不将六国之百姓当成人,修城者宛如牲畜,用鞭子赶着,以血肉筑城。

        说起始皇帝这个称呼,还要说道小圣贤庄出去的李斯……

        李斯和韩非这两个能称为自己师兄的人,如今却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虽说人各有所求,但李斯所作所为实在为君子所不齿。

        一声啁啾打断了张良的思绪,他伸出手让那蓝白相间的鸟儿停住,从那鸟儿的布兜之中取出一张布帛,这动作未避讳荀夫子,自然也叫荀夫子清楚看见了那字条上的字迹。

        那笔触温润而不失锋,是道家逍遥子的笔迹。

        张良将那字条仔细看过,然后看向荀夫子“老师。”

        “既是与故人有约,便去罢。”

        张良对着荀子一揖到底,他知道今天这举动若是被知晓了会为小圣贤庄带来什么,但他仍要去做——,。

        ……

        于此同时,赵熙凌也收到了这个消息,齐国作为距离秦国最远的国家,有很多诸子百家之人在这里聚集,

        所以布帛之上写的聚集地,对她来说并不远。

        现如今,赵熙凌所在的函谷关,是老子当年悟道之所,早在三年之前,她便拜赤松子为师,说是拜在门下,事实上二人修为谁高谁低还说不准,两人与其说是师徒,更不如说是道友。

        十年前,她便已经有了金丹后期的修为,如今不说更上一层楼,却也将修为夯实,只差一步便能入元婴,在赤松子那里,比起大道,她更能学到的,多是后世早已失传的奇门遁甲。

        赤松子是北冥子座下之徒,赵熙凌只在拜师后见过这位师祖一面,那位师祖看了她许久,最后只叹息一声,摸了摸身边小徒弟头上的苞苞。

        她当时并不知道北冥子在叹什么,直到再次见到了这位小师姑。

        两人略一较量,赵熙凌遍晓得她钻了牛角尖,她太过于注重有情和无情,而忽略了大道的本质。

        赵熙凌怔怔出了一会儿神,接着一挥宽袖,身形便散去,出现在了在山顶修炼的赤松子面前。

        赤松子年过七旬,须发接白,未等赵熙凌说话,就一挥袖袍,待她回过神来,人已经站在山脚,只需再走几步,便能出函谷关。

        她抬起手,看着耷拉下来的宽袖,这道袍看着飘逸,对剑客来说实在不怎么方便,虽然说这样说有些不尊师重道,但她还是觉得北冥子座下弟子的脾气好像都有些毛病。

        赵熙凌叹了一声,朝着长风所在的方向伸出手去,五指成爪,用灵力一勾,咻的一声风啸,长风便连剑带鞘出现在手中,她挽了个花儿卸了冲力,对他说道“还是你脾气好些,否则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话刚说完,耳边便传来一声清浅的笑。

        赵熙凌啧了一声“你莫笑我,这趟回来就将上次得的那块儿玄铁找个办法与你融了,到时候你就疼去吧。”

        长风犹豫都不曾有,声音又响在赵熙凌耳畔“剑怎会怕疼?我若怕,就不曾有现在的我了。”

        赵熙凌抿了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