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哪有无缘无故的好

第(1/2)页

男生说完各自的桃花运后,女生也找了过来,说着各自的暧昧遭遇,张和平却只是微笑不语。

    昨天下午、晚上,一众村民用傣语交流时,张和平可是听得一清二楚,这些村民想从他们这群学生中招女婿、儿媳。

    让他们产生这种非分之想的,是农场里的宣传科科长王宝雄!

    抛开村民们的最终目的不说,这期间的过程,其实是蛮好的,嘿嘿……

    至于这些同学能不能把持住,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意志力了。

    就在张和平打算招呼一众同学,去农场吃早饭时,一大半的同学都说他们吃过了。

    紧接着,张和平身后竹楼上的依红姐,也招呼张和平和赵建国去吃早饭了。

    等张和平他们吃完早饭,把各自的零食散给村民后,就列队去了农场,询问农场对他们的工作安排。

    “先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和平疑惑地看着一脸笑意的宣传科科长王宝雄。

    “场长还没醒,你们的档案还没交到农场,我们也不知道该给你们安排什么工作。”宣传科科长王宝雄略显无奈地说道:

    “不过,你们放心,你们的伙食由农场负责,到饭点了来食堂吃饭就行。”

    张和平笑了,虽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猫腻,但不用上班,还有免费伙食,终归是好事。

    “那行吧!”

    张和平状似无奈地同意了,就在张和平将要转身带人走时,他忽然叫住松了一口气的宣传科科长,“王科长,我们没有趁手的工具,需要咱们农场支援一下,比如斧子、锯子、锤子什么的。”

    “没事,我带你们去后勤科,那里什么都有!”

    这王科长也没问张和平他们借一堆工具干嘛,把张和平他们带到后勤处打了声招呼,就不管他申领什么了。

    第二天,王科长听说张和平他们在春满村后,靠近沧江北岸挖坑修公厕,以为他们是帮村民修的,就没当一回事。

    在农场领导看来,只要张和平他们不闹,那就不算事。

    所以,哪怕张和平他们申领水泥,也批了4袋给他们,要知道这时的水泥供应还是挺紧张的。

    4袋水泥,加上沧江里的河沙,以及被砸碎的鹅卵石,辅以竹片做筋,勉强做了个三坑位的直沟,以及一个沼气池。

    最后用竹子搭建公厕外墙,茅草做顶。

    厕所没分男女,每个坑位关上门方便就行了。

    公厕修起来后,女同学是最高兴,男同学嘛……少了在外偶遇女生方便的刺激,有些兴趣缺缺。

    公厕虽是公用的,但村民还是喜欢跑到江边去解决;裤子一脱、筒裙一提,往水中一坐,大便就顺江而下出国旅游了。

    关键是,这样不仅不用纸,还很干净卫生!

    张和平见过几回这种如厕场景后,就不想下水摸鱼了,生怕顶一坨大便出水。

    公厕修好后,张和平他们又在公厕东边,修了5栋联排木制竹楼。

    等张和平这群学生陆续搬进新竹楼,之前接待学生的村民还老大不高兴,纷纷跑去找农场领导要女婿、儿媳,把农场领导整得很无奈,都怪宣传科科长王宝雄出的馊主意。

    不过,张和平他们之后在公厕西边建联排木制竹楼,用竹栅栏隔出一个个小院,并免费送给春满村的村民后,那就没什么不满了。

    反正这群学生还在村里,还有机会!

    虽然张和平他们建造的竹楼屋顶还是搭的茅草,但整体结构是木制的,买到瓦片就能铺到房顶去,关键是瓦片不好买。

    另外,竹楼的地板和墙壁都是木板,不像村民那经不住折腾的竹制地板,以及薄薄的竹篾墙。

    至于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和平他们确实做了……花钱请村民帮忙弄的木头、竹子、茅草,算是帮村民创收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和平他们居然有工资,每月26块、边疆补助2块,共计28块!

    米面粮油之类的票,被直接划给总场食堂了。

    其他票,不知道农场里其他人有没有,反正他们没有。

    时间一晃两个多月,张和平破天荒地带着同学们去农忙了,帮着收割水稻!

    同时,还没忘了摆拍!

    ……

    1968年5月20号,周一早上,新首都十一中学高三2班彻底出名了,

    当天的首都报纸,用了前两页报道他们班的日记体投稿和照片。

    稿件和照片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没有全部刊载,只是选择了其中一小部分。

    首页第一行加粗大黑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接着是一张占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