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关心则乱

第(1/2)页

张和平在堆放木料的荒地上,教5个年轻小伙处理木头的时候,炊事员李牛呼哧呼哧跑过来。

    “出气了?”张和平背着手,随口问道。

    “我把他们打跑了!谢谢院长。”

    张和平瞥了一眼李牛的丑样,有些无语的说道:“下次别傻乎乎的单挑知青了,咱们镇上这么多人,你在食堂门口随便喊一声‘知青闹事’,能被打成这副熊样?”

    “牛儿你就是傻,我们就在你家后面的荒地上锯木头,你喊一声,我们就拿着家伙什冲过来帮你了。”

    “张院长回家过年前,就跟我们大伙说了,要是有知青闹事,大家要团结起来打跑知青,医疗费算卫生院的。”

    “嘿嘿……”李牛被两个小木匠说了一通,却只能傻笑。

    “别在这碍眼,去供销社问问尺子、墨斗之类的木匠工具到货没有。”

    张和平等了5天,没等到二团的人过来,反倒把戴院长他们答应的水泥、钢筋等物资等到了,但是没有玻璃。

    随施工队一起来的,还有一百颗普洱茶树苗,是之前跟刀主任要的。

    张和平跟卫生院职工商量了一下,然后找来赵主任和镇民,说了一下先用医院这批水泥、钢筋给镇上房屋打地基、修桥、修沼气池公厕的事。

    有镇民关心道:“张院长,你把水泥给了我们,你的卫生院咋办?”

    “怎么成我的卫生院了?”张和平笑道:“这个卫生院是为大家开的,大家现在需要的是更稳固的地基,而不是更大的卫生院。”

    “不过,大家得帮我做个见证!赵主任答应我,等咱们镇有钱了,他要为咱们修个大卫生院。”

    “小张,你放心,小赵要是敢反悔,我帮伱打他!”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出来,向张和平保证道。

    这事情一说定,全镇男女老幼都动了起来,兴高采烈的给施工队打下手。

    张和平则忙着去南腊河东岸坡地上,移栽那一百颗普洱茶树苗,顺便试试扦插。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跑得飞快,施工队赶在雨季来临前用光了水泥,留下两座桥、十座沼气池、三百多个方格地基,以及一堆没用完的红砖、河砂等物,收工回景城了。

    而那5个年轻的小木匠,在张和平的指导下,在镇民们的辅助下,已经成功搭建了3栋四室一厅的木制竹楼。

    他们搭建第4栋木制竹楼时,张和平就没有频繁去现场指导了,只是在指导镇上妇女扦插茶叶的间隙,才会过去看一下建楼进度。

    赵主任还在跟供销社的龙老二讨价还价,供销社对新鲜黄花蒿出价涨到了1角2一斤,干草2角4一斤。

    这价格,在赵主任看来,已经非常高了,比粮食都高。

    关键是,亩产大啊!

    就目前那葱翠的长势,赵主任完全相信张和平说的,亩产万斤!

    然而,在张和平的要求下,赵主任还在坚持讨价,只是将黄花蒿鲜草降到了3毛1一斤,干草降到了6毛8一斤。

    张和平欺负供销社不懂采收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打算等7、8月采黄花蒿顶部枝条扦插一波,再等11月收集到了黄花蒿的种子后,再把半干枯的黄花蒿晒干,当干草卖给供销社。

    话说,全国还有几千万的疟疾患者,黄花蒿的需求大得很呐。

    当然,这样讨价还价也有风险,换成内地农民,铁定被上面空口白牙的充公了。

    不过,南腊镇是边疆,赵主任他们是有优抚政策的,加之刀主任对张和平的忌惮,这才有了让赵主任讨价还价的资格。

    5月20号,小雨。

    张和平带上介绍信和干粮,匆匆离开南腊镇。

    于5月28号端午节赶到花都,29号早上抵达港岛九龙塘8号别墅,并联系了山上别墅里的老婆唐欣。

    见到又胖了一大圈的唐欣下车,张和平急忙前去搀扶,并对抱着孩子下车的几个嫂子不满道:

    “嫂子们是不是怕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