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贪吃蛇

第(1/2)页

金发碧眼的少妇要订购30万件羊毛衫,张和平不熟悉那些工厂的产能,更不想承担违约责任,便让洽谈室的工作人员赶紧去摇人。

    首都针织厂、首都纺织三厂、首都第二制衣厂、首都第三针织厂、首都毛纺四厂,光看这5个工厂的名字,只有针织厂是专业的毛衣编织厂。

    其他4个工厂能编织毛衣,估计是下辖的大集体有编织毛衣的小厂,属于业余选手。

    所以,对于30万件的单,360万镁元的外汇,张和平将选择权给了那5个工厂的带队负责人,以及首都纺织品外贸公司的带队负责人,让他们自己决定。

    这6个负责人商量了一阵,又叫了5个首都的纺织品工厂的带队负责人过来。

    或许是为了公平,刚被叫来的5个负责人,在跟张和平签了招工协议后,才被允许参与瓜分外汇订单。

    半个月,三班倒,挑战60万件……

    张和平还是有些怀疑他们的产能!

    将60万件分给10个工厂,再分摊到15天,每个工厂每天需要生产4000件……

    张和平跟他们再三确认半个月的极限产能后,才继续帮他们拉业务,“还有没有朋友订购羊毛衫?我们现在有10个工厂加工羊毛衫,还有15万件剩余产能。”

    半个月时间有些紧,张和平帮他们减少了一点压力,美其名曰饥饿营销。

    “有其他颜色的羊毛衫吗?”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问道:

    紧接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金发老男人问道:“衣领处可以绣上我的镁国公司商标吗?”

    “可以做高领女款羊毛衫吗?”

    ……

    “院长!”就在张和平忙着应付镁国人的诸多要求时,岩鼓跑了过来,焦急说道:“院长,镁国人想要检查我们的药品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方处长请你过去看看怎么处理。”

    “不好意思,各位!失陪一下!”张和平打了声招呼,就把这边的小生意交给了11个负责人自行处理。

    马秀珍和马丽莉还没搞明白这边是什么情况,只觉得张和平在那里跟外国人叽里呱啦说得……好厉害的样子。

    接着,陈淑婷就招呼她们跟着出去,去看看张和平又要干嘛。

    张和平跟着岩鼓到了南腊镇制药厂展位后,却见贺子江和翻译正在跟7个金发镁国人说着什么。

    张和平走近后,简单听了一下他们交谈内容,就候在了一边,没急着上去。

    “这是我们的萃取提纯车间。”贺子江拿着一本相册,翻到了那几张制药车间的黑白照片。

    那相册应该是贺子江自己弄的制药厂宣传册,张和平之前有想过,但偷懒没弄。

    “这是我们的胶囊填药车间,工作桌上铺了干净的玻璃板,每一颗胶囊装填,都是在这种玻璃罩子下,通过橡胶手套伸进去装填完成的。并且,每一个装填工人都戴了口罩、帽子,防止唾沫、头皮屑污染药品。”

    一个镁国人指着照片,问道:“药粉是用什么装的?”

    贺子江翻了一下相册,指着照片道:“是这种带盖子的塑料桶,每次使用前,工人都会用乙醇清洗消毒,然后才能使用。”

    几个镁国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起来,贺子江看向张和平,张和平朝他比了个大拇指,依旧没有过去。

    在张和平的感知下,那几个镁国人在说镁国的GMP标准。

    那是镁国1963年颁布的药品良好生产规范标准,只有通过这个标准的制药厂,才能在镁国市场上流通,以及申请相关药品专利。

    现在的南腊镇制药厂在张和平眼里,是达不到GMP标准的,但那几个镁国人只是商人,见贺子江展示的制药厂还算可以,便熄了去版纳的想法,只是每人要了两瓶抗疟特效胶囊,说是要带回国检查。

    待镁国人走后,张和平走过去,拿起纸笔,一边解释镁国的GMP标准,一边画了一套更加现代化的制药、装药、封药车间。

    “想要把抗疟特效胶囊这种西药卖到镁国去,就得整这种连空气都要层层过滤的洁净车间。否则,只能把药卖给发展中国家。”

    贺子江把张和平画的车间图,小心吹干后,夹在了相册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