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第(2/2)页



        语音发出去没几秒钟,她收到了徐景风拨来的电话,话筒那头传来学校特有的下课铃声,“你在学校里?”

        “对。”徐景风温声说,“公司有个扶贫助学活动。今天去试衣服顺利吗?”

        “顺利。一出门就打上车了。”叶眉搓了搓耳朵,小心翼翼问道,“你去的地方是不是很远啊?交通方便吗?吃住的怎么样?”

        毕竟是扶贫嘛。

        “再远的地方飞机一天之内也到了。”徐景风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交通和食宿比我上次来好多了。”

        上次?叶眉琢磨了一阵,看来是冬天那会儿,她在电梯里看到徐景风拎着蛇皮袋那次。

        “那就好。你要照顾好自己。”叶眉叮嘱道,徐景风那时在电梯里样子不可谓不狼狈。

        “你也一样。”大概信号不太好,话筒里有兹兹的电流声,“照顾好自己,危险的事情不要掺和。我过两天就回来了。”

        电流信号和话一起传到叶眉耳朵里,耳朵像被电了一下,酥麻起来。

        ……

        远志奖学金的颁奖仪式后是式伽怀安民宿广场的剪彩活动。为扩大文旅项目的宣传效果,当地政府组织开办了一个“稻香十里旅游文化节”,打捆了水河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怀安南麓路段改造通车、扎染工艺作品展销等一系列活动,民宿广场的剪彩是其中重要一环。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当地市县政府部门领导,主流媒体汇聚一堂。长长的红绸带一字摆开,剪刀落下一刻,现场响起一片快门声。

        这次活动宣传做的十分到位,直接效果便是,叶眉周一上班,在单位订的农经报上看到了活动的报道。

        报道放在报纸不起眼的版面上,短短的一则新闻介绍配了一张活动现场的照片。叶眉饶有兴趣品读一番后,发现这期报纸还同时发行了副刊,徐景风的头像赫然印在副刊的封面。副刊里除了几篇乡土情怀的随笔散文外,便是大篇幅的人物访谈。这一期共有三个访谈人物,编辑深谙男色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在三人的访谈照片里毫不犹豫选定徐景风的照片作为副刊封面。

        接受人物访谈的事,是隋经理安排的,理由是可以同步扩大民宿项目的新闻影响力。显然记者对徐景风个人的关心远超对民宿项目的好奇,新闻报道只花了豆腐块大的篇幅,对徐景风个人的访谈却占足篇幅。

        叶眉靠在办公桌旁翻着副刊,对面办公室高处端着茶杯进来和苏畅商量去使馆的安排。两人将细节安排敲定好后,高处端着茶杯满脸堆笑从叶眉身旁路过,“小叶,看什么呢?”

        叶眉合上刊物,笑着回答,“我们处订的农经报,随便翻翻。”

        高处随意撇了一眼,副刊封面徐景风的照片着实耀目,高处目光微动略带诧异,他伸手拿过刊物,盯着照片说道,“这不是外交部的徐景风吗?”

        苏畅闻声从里间办公室走了出来,“你说的那是老黄历了。他辞职很久了。”

        “真辞职了?”高处停顿片刻,喟叹道,“可惜啊。我在x国和他打过交道。这人很有才干。”

        “你那会儿在x国没听说过什么吗?”苏畅追问说,高处曾经参加过一个访学交流项目,在x国呆了大半年。

        “不就是陆家那个小姐,叫什么陆曼妮的事儿嘛。”

        叶眉屏气敛息,生怕高处将话题中断,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白月光的名字。

        “陆家做建材的,当地的华人。那姑娘不知道什么场合认识的徐景风,天天往使馆跑,传的沸沸扬扬,唉,真真假假搞不清楚。”

        “据传女方后来还有了孩子,又打掉了。”苏畅接过话,“他辞职好像也是有这个因素,影响面太大了。”

        高处不置可否,“这都是x国当地华人圈传出来的,唯恐天下不乱,这中间不知道有什么猫腻。他把副刊丢回桌面,拉长语调叹息一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高处端着茶杯回了自己办公室。

        叶眉僵硬地站在办公桌前,半天没回过神儿来。她万万没想到,一大早就收获这天雷滚滚的狗血剧情,而且故事里的男主角听起来还是个始乱终弃的渣渣。

        她心里一时百转千回,徐景风和白月光的牵绊纠葛远比她想像的要复杂。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